我的家乡通渭,通渭风俗——剪纸,也叫剪花、窗花,是甘肃剪纸的一部分,属中原文化体系,但由于地理、风土人情的影响,甘肃各地的剪纸也不尽相同,陇东剪纸质朴稚拙,与陕北剪纸一脉相承,但某些作品又比陕北民间剪纸显得更古拙质朴,到了陇南天水地区,山清水秀,剪纸也在敦厚朴实中显出其灵巧精细,到了陇中干旱地区,自然条件艰苦,但定西通渭的窗花剪纸却很好。
我们通渭的窗花剪纸,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在遥远的过去,这里生活着一对恩爱夫妻,有一天丈夫秦嘉被官府派往江南当差,妻子徐淑写下一首首思念丈夫的诗篇,然而,云断衡阳,谁能替她传递这无尽的思念呢?聪明的徐淑剪出一只纸鹤,然而,当纸鹤衔着诗笺飞到江南时,秦嘉却已客死他乡,噩耗传来,悲痛欲绝的徐淑剪下千万朵白花撒向山野,千山万壑便披起哀悼的素装,从此,每当雪花飘舞的季节,通渭的儿女使用剪纸来纪念这对生死相依的恩爱夫妻,也借此寄托人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
春节前夕,我们通渭农家都有剪纸迎春的习俗,祭灶、贴板檐、贴窗花、贴春叶和遮面,以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我们通渭的窗花,色彩丰富,形式多样,以阳刻为主,有单剪、阴阳复合剪、对称剪,讲究整体布局,窗花跨越窗棂,不受窗格限制,注重色彩搭配和点线虚实变化,有机地吸收了古代建筑花木格的构成结构,工整秀丽,装饰性极强,具有富丽堂皇的效果。通渭窗花中最多见的形式为“团花云子”、“棋盘”、“镶窗”等饰样,是甘肃陇中窗花中最经典的格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