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九思
(1468~1551) 明代文学家。字敬夫,号渼陂。汉族,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6)进士。由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九年满考,值刘瑾乱政,翰林悉调部属,历练政务。公独得吏部,初为文选司主事。不数月,迁考功员外郎文选郎中。文选之权久为台寺侵夺,阁老李西涯(东阳)荫子赴试,公以众人遇之,仕路为之一清。京师有“向为真翰林,今为真吏部”之名,然竟以此得罪。会瑾败,西涯讽言官以瑾乡里劾公,降寿州同知。既抵任,理讼备盗,俱有实声。尝监收武平卫兑军粮,省耗大半,亳民赖以复苏。寿近淝湖,夏霖二水泛溢,几漫其城,公文告沉牲,雨遂止,水落者三尺。公以文章厌服海内,虽不获展布,而施为亦略见矣。居一年,会天变,言官钩瑾余党,勒致仕。先是公馆选,试《端阳赐扇》诗,效西涯体,遂得首选,有名史馆中。时人语曰:“上有三老,下有三讨”。既而康(海)、李(梦阳)辈出,倡导古学,相与訾謷馆阁之体。公舍所学而从之,于是始自贰于长沙(西涯)矣。公之再谪以及永锢,皆长沙秉国时。公既归里舍,得终养二亲,处兄弟极其友爱。又率乡人行家礼,修涝河石桥,施医药,育后学垂四十余年,绝口不谈功利事,天下想闻风采。卒年八十有四。当其盛年屏弃无所发怒,作为歌谣及《杜甫游春》杂剧,力诋西涯。流传腾涌,关陇之士,杂然和之。嘉靖初,纂修实录,议起公。有言于朝者曰:《游春记》(《杜甫游春》)李林甫固指李西涯,贾婆婆得非南坞耶(贾泳,字鸣和,号南坞,河南许州临颖人。弘治丙辰进士,嘉靖三年入阁)!吏部闻之缩舌而止。所著《渼陂集》、《渼陂续集》、《碧山乐府》、《杜甫游春》、《诗余》、《中山狼》(院本)《鄠县志》、《王氏族谱》等书行世。与李献吉(梦阳)、何仲默(景阳)、康德涵(海)、边廷实(贡)、王子衡(廷相)、徐昌谷(贞卿)齐名,海内称为弘治七子,外又有崔子钟(铣)、田勤甫(汝铼)、孟望之(洋)称为十子。而顾华玉、朱升之、王稚钦之徒,咸负盛名弗得与。万历初,诏建名臣坊于陕西都会,公与焉。入乡贤祠。[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