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位于云台山玉女峰下,西南距连云港市一十五公里。山上古树参天、青竹夹道、奇峰崔巍、异洞幽邃、怪石嶙峋、云海起伏,景色神奇秀丽。
登山远眺,东海苍茫、风帆云集。山上胜迹有水帘洞、无底洞、八戒石、唐僧崖、南天门、娲遗石、七十二洞,还有三元宫及猴石等。进入神奇的花果山,仿佛进入了奇幻的神话世界。
七十二洞是花果山的一处胜景,是千万年前一次猛烈造山运动留下的痕迹,许多巨大石块交叉垒叠,自然形成了一大批洞穴。
七十二洞中较为有名的有海天洞、二仙洞、法龙洞、万佛洞、朝阳洞等,过去大多塑有佛像,供信徒朝拜;还有一些是依民间传说命名的,如无底洞、狐妖洞、马猴元帅洞等,统称七十二洞。
海天洞是七十二洞中最大的一个,因为由高僧悟五营造,故又称悟五洞。当年他剔除石缝间的淤土,凿通相关连的洞穴,使海天洞与上下四旁的小洞连成一体,或升或降,或明或暗,洞中有洞,天外有天。并在洞顶建亭一座,名曰照海亭。登亭俯瞰。但见四面群峰遥峙,翠绿扑面,花香阵阵,几疑身入仙境。
一线天它和七十二洞有异曲同工之妙,是许多巨石和洞穴连接组成的一处景点,古人称作“天通一线”和“石壁洞天”。
一线天的主景是两块几十米高的石头互相支撑,中间形成一条狭窄的通道。人行其间,可看到上面露出的一线蓝天,白云匆匆流过,奇险奇趣。在一线天里钻洞,道路回环,处处相通,忽上忽下,忽隐忽现,只听人语声,不见人踪迹,盛夏如秋,暑气全消。
从远处山腰眺望一线天,这里就是著名的八戒石,很像一个戴着僧帽的老猪在绿树丛中呼呼大睡。一线天下面是花果山山名摩崖石刻,游客都爱在这里留影,青山红字,非常壮丽。这里还有天然碑、砚石等景观。沿小路前进可至墨香小径,里面有百余位当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刻在天然石块上;还可至怪石园,看千奇百怪与《西游记》有关的象形石。“神”字王在东部秃龙沟下,是刻在山体上的怀素草书“神”字,长39.4米、宽15.8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汉字,1996年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三元宫
又名海宁禅寺,是花果山上最大的古建筑群。它倚山而建,气势雄伟。该寺发迹于唐,重建于宋,敕赐于明。寺院正门前拱额“敕赐护国三元宫”为道光皇帝的亲笔手书。寺内藏有一块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年)所颁的圣旨碑,上面记载着将其封为“天下名山寺院”之一的内容。如今的三元宫已是远近闻名的佛教胜地,终年香火缭绕,游客如云。
水帘洞
水帘洞是一个天然裂隙洞穴,洞门前有许多珍贵的题刻,是花果山洞区最神奇地方。水帘洞的上方有清道光皇帝的赐书“心印石屋”四个大字。洞口瀑布飞悬,水声震天。穿过水帘,循迹至洞内,幽深奇特,犹如进入了“东海龙宫”。洞里有一口方形小井,虽不大,却常年有水,大旱不涸,民间传说通往东海龙宫的海眼就是它。在井旁有嘉庆年间知州师亮采手书的“灵泉”二字。
猴石
在花果山西北,有一座山峰叫猴嘴山。山头上有块立石,远远望去,活像一只蹲着的小猴,人们叫它猴石。近看猴石,头部呈圆锥形,上有许多灰黄色斑纹;头部两侧,各有一个石窝,里面长满小草,活像猴子两耳内的绒毛;头部下方,石角突出,酷似猴子的尖嘴瘦腮。形象逼真,十分传神。这座猴石正处在花果山路口的顶峰,犹如花果山猴王国的看门猴,时刻恭候远道而来的客人。
九龙桥
九龙桥为花果山的主景之一,位于群山环抱幽谷之中,有九条大涧在这里汇合,然后奔流向山下的大海。过去香客从南天门小路下至谷底,稍事休息便可鼓气继续向上攀登。这一降一升虽增加了登山的艰险,但却也平添了跌宕起伏的情趣。九龙桥建于明代,为体量较大的砖构拱桥,它不仅方便了过往行人,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一座艺术精品。桥旁的大银杏已近千年,是宋代的遗物。它用浓密的绿荫笼罩着九龙桥,桥上山风阵阵,桥下流水潺潺,松涛盈耳,鸟语花香,把游人的疲劳消除得一干二净。
海清寺阿育王塔
海清寺阿育王塔兴建于宋代天圣元年(1023年)。塔高40余米,九级八面,是苏北地区现存最高和最古老的一座宝塔。据建塔时嵌在塔内壁上的碑文记载,此地原先曾建过一座塔,在唐代时号称全国第二,可见此塔在我国的建塔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海清寺阿育王塔位于花果山进山处的大村水库旁,自古就是云台山的一个主要景点,明代叫“古塔穿云”,清代叫“塔影团圆”。它的特点有五:一是历史古老;二是根深蒂固,经历过郯城1668年8.5级大地震的洗礼,至今不歪不斜;三是塔形壮丽,再经山光水色的映衫,相得益彰;四是既能看又能爬,游客有参与的机会;五是有动人的神话传说,倍增游兴。
玉女峰
登上玉女峰是花果山之游的高潮,有缘的人在这里可看到云台山两个最为精彩的景致。一个是在迎曙亭看海上日出;另一个是看云台铺海,白云翻滚好像海水扬波,露出来的峰顶就像大海里的蓬莱仙岛,群山俯伏,阡陌纵横,此情此景令人有飘飘欲仙的感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