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它是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扬州大学等中央部属全国重点大学的“优质生源基地”,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试点学校,学校为国家示范高中,江苏省四星级高中,连云港市首批名校。2013年10月26日,值90周年校庆之际,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入选清华大学“新百年领军计划”优质生源基地,是江苏省为数不多获得此项计划生源基地称号的学校之一。
“ 黄海茫茫,夹谷苍苍,我们的学校风帆沧海沐朝阳。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同读同游同欢畅。”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是一所拥有悠久历史和光荣传统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其历史可溯源至清末民初的赣榆怀仁书院。1978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省重点中学。2000年8月,学校初、高中分离,在县城北部易地建设新校,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2年4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级示范高中;2004年3月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2005年9月,学校又被连云港市政府授予首批名校的荣誉称号。学校已有92个教学班,在校生5050人。学校钟灵毓秀,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一所历史积淀深厚、办学理念先进、办学业绩一流的现代化高级中学。
穿过历史的浩渺烟波,时光回溯到明末清初的康乾盛世,清代著名小说家、《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的父亲吴霖起在赣榆做教谕,少年吴敬梓也随父在赣榆读书、学习,与地方文人郊游探讨。14岁写下了“浩荡天无极,潮声动地来。少年多意气,高阁坐衔杯。”由这首《观海诗》,我们可以窥见他在这里学习时的豪情壮志!吴霖起在赣榆期间,倾尽家产捐资助学,赣榆尚学之风由此日盛。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历史终于定格在1923年,在怀仁书院的旧址之上,赣榆历史上第一所具有近代意义的学校——赣榆“县立初级中学”由此诞生。
从那时起,一代又一代的赣中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文教师朱友瑟挥笔题写对联:“卧薪尝胆,以期扶大厦于将倾;枕戈达旦,准备灭倭奴而朝食。”师生积极组织抗日宣传队,到各地宣传,由学校教师创作的校歌,一时间,在大街小巷广泛传唱。现在赣中的校歌,就改编自那个炮火纷飞的岁月。一些进步学生参加了中共赣榆地下党组织的青年救国团,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9年,学校改办为赣榆县立师范学校。1938年,学校又恢复初中办学,仍名赣榆县立初级中学。1943年,学校由旧县城迁至县城新址青口镇,改名为赣榆县初级中学。1951年,因赣榆县隶属山东省临沂地区,故学校改名为山东省临沂地区第三速成师范学校。1953年,速师停办,学校再次改名为赣榆县初级中学。1958年,学校易名为赣榆县中学,赣榆第一所完全中学诞生。1978年,学校被江苏省教育部门确定为首批省重点中学。1990年,学校首批通过省重点中学检查验收。2000年8月,学校初、高中分离,在县城北部易地建设新校,经省教育部门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2002年4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认为国家示范高中;2004年3月被省教育部门命名为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
时光易逝,唯风骨永存。九十年风雨兼程走出辉煌之路,九十年励精图治铸就几度腾飞!无论从肇始于怀仁书院的县立初级中学,还是到拔地而起的国家级示范高中,无不凝聚着一代又一代赣中人的汗水、心血与智慧。九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赣中师生,他们为民族的未来高扬梦想,奉献青春。在岁月的深处,流传着一个又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2013年10月26日,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将迎来她的九十华诞。九秩春秋,砥砺前行!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今天的赣中,已发展成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传承、办学特点鲜明的苏北名校。在对学生素质要求日趋多样化的今天,学校十分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培养个性化的高层次人才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探索。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已经成为教师专业成长、学生生命发展的沃土。团结奉献、务实争先的赣中人将个人成才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高度融合,在各自的岗位上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埋头实干,不事张扬,确保了学校的优质特色发展。这或许正是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90华诞最好的献礼
优雅的育人环境 步入校园,清风拂面。香樟成荫,树影婆娑,青碧可人。小桥流水,碧
赣中风韵
赣中风韵(11张)
波荡漾,诗意盎然。春天,绿草如茵,垂柳依依,迎春绽金,桃李争艳,茉莉吐香,海棠怒放,樱花烂漫;夏日,莲叶田田,荷花映日,香远溢清;牡丹芍药,国色天香,姹紫嫣红;秋天,金菊绽蕊,丹桂飘香,枫叶似火;冬日,红梅傲雪,翠竹青青,松柏苍苍。亭台楼阁,勃发现代校园的气息;雕梁画栋,闪烁名师授业的精彩;钟灵毓秀,昭示天人合一的真谛。校园内的一山一石无不彰显着厚重的历史积淀;一草一木无不透露着浓郁的文化氛围。校园恢弘大气的设计,错落有致的楼宇,整洁宽敞的道路,林木成荫的绿化,让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5]
一流的办学业绩 1999年至2006年,江苏省赣榆高级中学高考本一上线数、本二上线数、上线率、高分段人数、学科优分率和综合评估连续8年高居连云港市首位,实现了高考全市“八连冠”,成为全市高中教育的排头兵。2005年高考,本科上线956人,本一上线667人,有5人进入全市前十名,其中唐国瑜、崔恩泽、史团伟、王从建获得个人高考成绩全市第一、二、三、四名的好成绩。2006年高考,本科上线860人,重点本科上线532人, 600分以上245人,张桂才、袁文清、杨爽、葛文珍等四名同学跻身全市前十名。2007年高考,本科上线712人,其中仲晨是全市唯一被保送清华大学的学生,宋林川个人高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十名,学校顺利完成了平稳过渡。2008年高考,普通类本科上线1159人,成为连云港市历史上首家突破千人大关的学校,比第二名的学校多出277人,高居全市首位,闫冰涵同学夺取全市文科状元。近几年,学校共有15人考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校奥赛成绩斐然,仅2007—2008学年度就获全国一等奖1人,省级一等奖14人。经过一代又一代赣中人的不懈努力与追求,学校已成为享誉苏北乃至全省的一所名校。2009年,高考本科上线1302人(本届毕业总人数为1750人),有4人考入全市前十名,1人跻身全省前十名;2010年高考1420人本科上线,两名同学同考全省第二。清华北大近十名(江苏一共招120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