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大概起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阜阳,是阜阳特有的一种食物,颇受当地人的喜爱,在大街小巷都能吃到,它的名字来源大概是以下原因:在阜阳“搅拌”的方言是“搁拉”(ge la) ,而这种类似面条的食物需要将各种作料均匀搅拌所以就被称为“格拉条”格拉条
格拉条
格拉条是一种面条,具体怎么写不知道,都叫格拉条,吃起来很有嚼劲,不过没有很好的牙齿,是嚼不动的。
格拉条吃起来,很香、很辣,当你吃它不放辣椒的时候,它的味道就少了七分。
喜欢吃格拉条的人,性格一般都比较豪爽,那种一吃不可收拾,义无反顾,对待事物和事情不就是这样吗?
出名原因
格拉条,名字不雅,模样也不精。也曾有人尝试着想改变一下,让这个阜阳的特色小吃也能登大雅之堂,从而隆重推出,遂改名为“黄河过沙滩”,并费尽心机地变着花样做,搬进酒店,价格也成倍上涨,可是总不得人喜欢。一桌酒席散后,你看那唯一一盘没有动筷子的菜或许就是格拉条。
原因很简单,这格拉条本就是很大俗的食物。
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需要的就是大俗,俗的最高境界就是原汁原味。就好像在我小时候吃过的一种馍,恐怕是仿着面包的形状做出的,又大又萱,还做出了种种形态,着上颜色,装在一个很精致的小盒子里,打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旁边还卖有类似于果浆的什么配料。我曾经嚷嚷着让老爸给我买过几个,但是拿回家总也不敢吃,只是一遍又一遍地问:“这是馍吗?”最后等到放出了黑黑的霉点,就很可惜地给丢掉了。
吃格拉条应该豪放、大气。来到一家摊子旁看到门前总是进来进去的人,似乎每个人手里都端着碗,根本分不出哪个是摊主。你只需大声地一吆喝:“一大碗,多放点芝麻酱和辣椒。”便会听到一声响脆脆的回应:“好咧,一会儿就好!”然后你找个位置坐下来,一般情况下这些座位都是很矮的,说好听些突出了店的精致,实际上小本生意,这些桌椅板凳大都是很多年前淘汰下来的旧家具拼凑的。
“谁的一大碗?!”听到这声问,你会听到几个同时的回答,这个时候可不要讲什么绅士淑女风度,也不要发扬迁让精神,猛一站起来走到小二跟前端过碗再说一句:“送碗汤来,不要鸡蛋。”便可扬长坐在座位上吃了,别人不会很在意的,因为这就是吃格拉条的规矩,腿脚灵便者优先。
面条大都很粗很长,芝麻酱也都很粘,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拉上一根慢慢吃,那样是很惹人笑的。
你只要抬头环顾四周,不管是拉架车或者骑三轮的社会最底层劳动者,还是带着金边眼镜斯文气很浓的知识分子,都会一大口吃下去,嘴里鼓鼓地,嘴边粘粘的,再猛喝一口汤送下去继续吃。三下五除二吃完以后擦擦嘴走了。或许这称为中国式的快餐并不为过。
梧桐子个人主页 http://www.wutongzi.com/uc/75525862.html
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wm23.cn/wxcugmzhangj
新浪微博个人主页 http://m.weibo.cn/u/5163616895
wiki词条个人主页 http://www.wm23.com/wiki/uc/86855.htm
欢迎小伙伴们来访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