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立纲(1444-1499),字廷宪,号东溪,瑞安梅头镇东溪村人。他是我国明朝一位书法家,曾以“善书”闻名海内,并远播日本,被誉为“一代书宗”。清《三希堂法贴》收有他的墨迹。回乡居丧卒后,明孝宗皇帝特遣浙江布政司使、温州知府邓淮为使谕祭。祭文说他:资质秀颖,才识通敏。为官由朗署升至卿阶,一贯勤劳国事。正值重用之时,竟因为守孝求归,悲伤过度而亡,讣音达闻,不胜哀惜。为念其往日业绩,以示褒恤,特命有司,遣官谕祭。谕祭文后被刻成石碑,今仍立于东溪村姜氏宗祠里。其墓在今瓯海白象镇金竹山,为瓯海区文物保护单位。
姜立纲一生经历明正统、天顺、成化、弘治五朝,从天顺七年二十岁授中书舍人到弘治四年累官至太仆寺卿,为官数载,一向谦恭谨慎,生活俭朴,过着像一般老百姓人家的日子,故其“位徙清华,布素如寒土;至于周急解纷,视弃金帛若尘土。”所以,深为朝野人士和乡梓戚友所敬重。同时,他很喜爱到各地游历,遇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往往流连忘返,这对他的书画艺术造诣与风格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何乔遴《名山藏》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姜立纲尝临湖舍作“皆春”二字,适有操舟过其前,冲涛骇浪,字遂写成风波行舟之势。
姜立纲作为一代书法大家,可惜他的墨迹极少留传下来,除瑞安市文物馆珍藏一幅《李太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草书中匹和三方楷书墓志碑刻外,全国仅南京博物馆藏行书《吟易诗》、故宫博物院藏楷书《七言律诗》等二件,诚可宝贵。又据近人谢国桢引宁波薛刚《天爵堂文集·笔余》记载,考定北京前门六必居酱菜店匾额,乃姜立纲所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