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篇:罗定多佬

家乡区县: 云浮市云城区

罗定人不但自称佬,对别人也是称佬 ,几乎人人都可称为佬。从事手工业者,如理发匠称剃头佬,铁匠称打铁佬,织帽匠称织帽佬,补锅匠称补镬佬,木匠称整木佬,修磨匠称打磨佬,石匠称打石佬,建筑匠称泥水佬……

三教九流中更是不脱佬字,如堪舆先生称风水佬,地理佬。道士称喃呒佬,练武术的称功夫佬,玩把戏的称把戏佬,江湖佬。相士称睇相佬,此外还有抬轿佬,八音佬,打更佬,仵作佬(俗称棺材佬),垃圾佬(扫街的),收买佬(收破烂的),戏子佬(演戏的),乞儿佬(乞丐),卖鱼佬,奄鸡佬,牛贩佬,猫贩佬,米贩佬……

农民称耕田佬,山民称担柴佬,卖炭佬。当兵的称兵佬,当警察的称差佬,做盗贼的称贼佬,船家称蛋家佬。有从事脑力劳动的教师称教倌佬,律师称纸佬(专写诉讼状纸的),商人称生意佬。按年龄不同,大人称大佬,小孩称细佬,老人称老佬。按居住不同,山民称山佬,峒民称峒佬;按民族不同称瑶佬,僮古佬;按籍贯不同称土佬,客家佬,北方佬,鬼佬,下海佬;对五官不全的称盲佬,单眼佬,跛佬,豆皮佬,无牙佬,拱背佬,胡须佬;按身质称高佬,矮佬,肥佬,瘦佬;按疾病称发疯佬(麻疯病人),黄肿佬(水肿病人);按财产称有钱佬,穷佬;按性格分阔佬,懒佬,孤寒佬。女称自己的丈夫为佬,失妻的称寡公佬。劝人息事者称和事佬,医生按专业称跌打佬,镶牙佬……独是当官的不称佬。

罗定人称佬并不是没文化教养和庸俗,其实这是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是古代留存下来的一种习俗,也是研究古代民族和民族的一个依据。称人为佬的文化现象,可影响至整个粤语方言区,远至香港各地,但其称佬的普遍性远不及罗定地区和香港。称人为佬的历史可溯至汉唐,自汉代开始,聚居粤西的土著民族为僚,俚族人。僚的读音为“佬”,其后演变为乌浒民族,读音仍相近。其民播迁至西南,东南亚各地,今老挝,柬埔寨(寮国)仍有佬字音。西南有仫佬族,海南有黎族,广西有壮族,均由古僚,俚族演变而成。就是说,岭南远至东南亚各国,原先居民是僚族人,越人的一支。

“佬”本身是汉人对僚族人的蔑称,而僚族人亦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对汉人也称谓佬!这是僚族人的一种反抗性,在民族融合过程中演变成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奇怪的是,延至今日,这种称呼已在其他粤方言区渐渐消失,(香港是个特殊地区,保留有较多的成份),唯独地处粤西的罗定经历数千年的历史变迁,这一奇特的文化现象仍存。难怪著名学者徐松石曾说:东南亚各地的民族文化,源自粤西。而这就是值得民族学家们深入研究与探讨了。

me(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