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卫星发射基地

家乡区县: 酒泉肃州区

简介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总装备部20基地)是中国最早建成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基地,地理位置是在甘肃省酒泉市(在内蒙古高原上),是测试及发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中低轨道的各种试验卫星、应用卫星、载人飞船和火箭导弹的主要基地,基地并负有残骸回收、航天员应急救生等任务,截至2005年10月,中国发射了约50颗人造卫星,其中37颗在酒泉发射。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始建于1958年,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额济纳旗西南,其中基地的核心区东风航天城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的巴音宝格德山下,最早地址在宝日乌拉,1958年为了国防建设,额济纳蒙古牧民近1386人和500多户,迁往额济纳古日乃和马鬃山地区,为国防建设做出了伟大贡献。该地区属内陆及沙漠性气候,地势平坦,人烟稀少,全年少雨,白天时间长,每年约有300天可以进行发射试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中国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的卫星发射中心,也是各种型号运载火箭和探空气象火箭的综合发射场,拥有完整、可靠的发射设施,能发射较大倾角的中、低轨道卫星。中心自1958年创建以来,曾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创造过骄人的十个第一:1970年4月24日,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起;1975年11月26日,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地球卫星在这里升空;1980年5月18日,第一枚远程弹道导弹在这里飞向太平洋预定领空;1981年9月20日,第一次用一枚火箭将三颗卫星送上太空;随后还有第一次为国外卫星提供发射搭载服务、第一艘载人飞船,都从这里顺利升空……至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21颗科学试验卫星,其中,这里发射的8颗可收回卫星,成功率达100%。

这里,成功发射了54颗卫星、10艘神舟飞船﹑1艘天宫空间实验室,相继将10位航天员安全顺利送往太空;这里,奇迹般走出了34位将军;这里,是世界三大航天发射场之一。

对国内游客开放的景点有:卫星发射场、指挥控制中心、长征二号火箭、测试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史展览馆、革命烈士陵园、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东风水库、额济纳沙漠胡杨林等。中心有二星级标准的东风宾馆可供游客下榻。

基地信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英文名称:Jiuquan Satellite Launch Center)基地始建于1958年,海拔1000米,主要分布于甘肃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两省区方圆2800平方公里范围,为军事禁区(军管区),地区非军事行政隶属甘肃省直管。基地除发射场外大部位于甘肃省酒泉市境内,发射场位于两省区交界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现装配、发射场位于北纬40.965371N,东经100.283658E。由于地处荒凉,最接近的城市是阿拉善巴彦浩特和甘肃酒泉,酒泉发射中心于1958年开始建设。上世纪80年代中期,发射中心开始开放,需要取一个对外的正式名称,这个名字得体现发射中心大概的地理位置,又得是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而离发射中心最近的符合这些条件的城市无疑就是酒泉了,因此就取名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取名酒泉发射中心还有物资供应的现实考虑,基地虽然地理位置在内蒙古,但其首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府呼和浩特离基地达几千公里,物资供应跟不上。因此,基地长期以来的物资供应大多是由兰州和酒泉承担的,因此情感上也更靠近酒泉。

以酒泉为名,还有一个历史原因,“文革”期间,内蒙古的区划曾经调整,其中额济纳被划归甘肃酒泉市,直至1979年重新划归内蒙古。因此,发射中心确实曾有一段时间是属于酒泉的。不过,毕竟当初额济纳旗的1000多牧民为基地做了迁徙的巨大牺牲,有必要进行补偿,在内蒙古方的争取下,基地的税收归额济纳旗收取。其他的公用服务则大多仍由酒泉方面提供。

环境

年平均气温8.5℃,相对湿度为35%-55%,每年约有300天可进行发射试验,又可充分利用西起喀什、东至闽西,距离数千公里的陆上航天测控网,加上基地已建成多年,生活设施基本齐全,技术保障、测控通信、铁路运输、发配电等配套设施完善,条件很适合卫星及载人航天飞行器发射。

最近的机场位于40.25N,99.48E。

建筑

该基地的核心建筑物是“垂直总装测试厂房”高74米,上宽为8米,下宽为14米,整体重量达350多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分别有大型、中小型以及气象和探空火箭发射场。

酒泉升空的火箭图片(20张)

在着陆场地方面,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设主着陆场及副着陆场。副着陆场设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主着陆场设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以东的四子王旗。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2005年发射的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副着陆场启用作后备着陆之地点。

每次载人航天发射,基地动用上万人在发射场区工作,核心岗位数千人,需要非常周密的安排、协调指挥。

自得其乐(2014-04-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