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县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今有四百三十一。
广宁这个地方,唐虞时代为南交。夏、商、周三个朝代为杨州之南裔。春秋战国时为百粤地,大概是泛指扬州和汉水以南的土著民族,包括吴、越、南蛮、百濮、岭南地区的瓯、骆等(当时的岭南地区还未有正式的地名)。秦朝为南海郡。秦末天下大乱,南海尉赵佗占据着岭南地区。建立南越国,并自称南越武王。汉初为南越国,至汉武帝元鼎六年。即公元前111年,广宁属南海郡之四会县。宋武帝元嘉十三年,即公元463年,建置绥建郡,郡下管辖七个县,把四会县中的官细乡立为新招县,古蒙乡立为化蒙县,银屯乡立为怀集县,加上化穆县、化注县、绥南县共七个县,同属绥建郡,隶于广州府。齐时曾改缓建郡为缓安郡,梁时复改绥安郡为绥建郡。随文帝开皇九年,即公元589)年,废缓建郡、南海郡,把新招县、化穆县、化注县并入四会,以四会县化蒙县同属广州府。隋炀帝大业三年,即公元607年又复置南海郡,曾把当时晋康郡的威城县并入化蒙县。唐高祖武德五年,即公元622年,以四会、化蒙两县地建置南绥州,并复置新招、化穆、化注三县同属之。唐太宗贞观八年,即公元634年,改南绥州为贞州,把新招县并人四会县,把化注县并入化蒙县。贞观十三年,即公元639年,废贞州,把化穆县并人四会县,与化蒙、怀集、游安等县同属广州府。宋太祖开宝四年,即公元971年,把化蒙县并人四会县。至宋神宗熙宁六年,即公元1073年,四会县改属端州府,不属广州府了。宋徽宗重和元年,即公元1118年,端州府改为肇庆府。明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割四会县永集乡的太平、永义两都,清泰乡的大圃都,重山乡的柑揽都,共三乡四都十一国,而设置广宁县。
广宁县第一任知县韦弁
据史册记载,公元1559年前的几年中,因这三乡四都处于四会之辟地,山多地广,道路崎呕,"崇冈巨泽、道里旷远、政令不及,自宋、元以来未及经略控驭,"遂为摇贼所据,以冯天恩为首占据扶溪(今北市、葵洞、赤坑、螺岗一带),李汝端占据雷乡,梁汝忠、欧广海占据顾水(今古水、洲仔、木格、石咀、清桂、上林等地),他们聚众万余,"金坚蔓织,角奔为患",抢劫、掳掠、"拉心",搞得民不安宁。当时官府征募兵丁增设营叠,星罗棋布,每年为此花费大量资财,但也无济于事。两广总督都御史谈恺(是直隶无锡人),边令各县加强防范,边请准上级,调动广东、广西各府官兵共七万余,于1557年前来讨伐,一举俘斩八千六百余人,大功告捷。公元1 558年春,提督都御史玉钫、巡按御史私人关系徐仲楫,接受肇庆知府卢璘的建议,为此地之长治久安,于1559年秋立县以镇,定名"广宁",(是取其广泛安宁之意),并用茂名县知县韦弁前来担任广宁县第一任知县。
以上所述,是从《广宁县志》、《四会县志》、《岭西平寇记》、《岭南文史》等有关资料录编而来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