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贵友(183-1916)直隶(今河北)武清(今天津市武清县)人。出身贫苦,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来津侯家后中街刘库餐食铺学徒,学得一手做包子的好手艺。出师后在挨家后开德聚号包子铺。高乳名“狗不理”,故而有“狗不理”包子销之称。由于在选料、配料和包子制作方面要求严格,精益求精,味道鲜美,几年之后名闻津沽。袁世凯任直隶总督时,曾以狗不理包子进效慈禧品尝,慈禧称赞不已,传旨天津县定期进贡,从而狗不理名声更震。其极盛时于北大关、南市、法租界设有分号,职工达80余人。
严 修(1860-1929)字范孙,号梦扶。先世自浙江慈溪迁居天津,世业盐商。1882年乡试中举,次年中进土,授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详校官。1894年授贵州学政,倡新学,曾奏请开经济特科。1897年任满假归,热心于乡里兴学。先约张伯苓来教家塾,后又辟私宅扩充为敬业中学堂,又联合士绅创办民立第一、第二小学,协助地方当局办起多所官立小学与半日学堂、补习所、研究所等多种教育机构。之后,在私宅创办女子小学、保姆讲习所(幼师)、蒙养园,对天津新型教育的兴起起到启蒙与促进作用。1902年赴日考察。1904年应直隶总督袁世凯之约,督办直隶学务处,再次东渡考察后就任。1905年学部初立,招署该部侍郎,任职4年,颇多建树。1910年艺休归里。未再出职。而热心于地方教育实业,赞助甚力,晚年倡组城南诗社、崇化学会。著述存稿有诗、文、日记、函札多种,辑录出版有《严范孙先生遗著》、《严范孙先生古近体诗存稿》、《覃香馆手礼》等书。其书法秀逸浑雄,为当时津门四大书家之一。
魏元泰(1872-1961)天津人,以制做风筝享名,人称“风筝魏”。16岁人北门外蒋记天福斋扎彩铺学徒,四年期满,学会了做扎彩、风筝和其它小玩具手艺,又在东门里大街开设长清斋扎彩铺。从此进一步钻研风筝制造的技艺,由最初做手拍类风筝,发展为圆型立体和软翅风筝,最后又创造出能够折叠的冈筝。所制作的风筝用料讲究,样式繁多,形象逼真,色调和偕,骨架用钢箍衔接,能拆散折叠,数丈长的风筝,能拆散放在一尺大小的盒子内或大信封里,邮寄携带都非常方便,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15年巴拿马赛会上,获得金奖章与奖状。建国后曾当选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天津分会委员。
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tingting_0812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2072774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