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沙生植物发电,发电废弃物生产螺旋藻。图为技术人员在螺旋藻实验室工作。 (潘少军摄)
俗话说“地上没毛,地下有宝”。然而,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曾经“两头不占”,是一个黄沙荡荡的“一穷二白”之地。
经过数十年艰苦的生态建设,如今的乌审旗已经难以见到裸露的沙地,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旱柳、沙蒿等绿色植物,而且还发现了大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更为难得的是,由于被九曲黄河三面环抱,乌审旗的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拥有我国沙区中少有的“含水沙漠”,有利于发展资源型产业。
“地上有毛,地下有宝”,该如何合理地加以利用?
“保护好‘绿水青山’,这是最大、最根本的民生问题,绝对不可动摇,否则就没有了立身之所。然而,让老百姓饿着肚子保生态,这样的生态也保不住。”旗委书记牧人说,乌审旗地广人稀,环境承载力大,如果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既可解决民生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生态建设,获得美丽与富饶兼得的效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