鸳鸯溪, 在闽东屏南县东北部这条美丽幽静的山涧小溪里,生活着成百上千只温顺可爱的鸳鸯。它们象热恋中的情侣,总是双双对对地在溪水中嬉戏,在岩石上同眠。可是有谁知道,美丽多情的鸳鸯,却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一对夫妻的化身呢?
那是在唐朝末年,京城里有两户官宦世交,一个是文官盛唐,一个是武官四海,他两人同年中举,在朝共事,虽一文一武,却都忠厚正直,性情相投。两家你来我往,友谊深厚。这一年,两家夫人同时有了身孕。中秋之夜,盛唐与夫人花朵在家中备下丰盛的酒席,邀请四海与夫人香水赴宴,共赏明月。席间四海说:“敝夫人若生男儿,定娶你家小姐为媳。咱们两家做个亲家如何?”盛唐笑道:“正合我意!不过,要是我家夫人也生男儿呢?”四海爽朗一笑:“好办,好办,就如你我一般结为异姓兄弟。”花朵与香水也无限欢喜。
不久,四海家果然生个男儿,取名影子。不负父辈期望,自幼习文练武,少年有为,十五岁就随父出征边陲,抗击胡虏,屡立战功,被皇帝封为“常胜将军”。而盛唐也如愿生下一女,取名钒藜。她不仅出落得眉清目秀,窈窕绰约,而且心灵手巧,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女红手艺也属上乘,绣的山川草木,花鸟虫鱼,无不维妙维肖,栩栩如生。影子和钒藜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独自在一起的时间少了,但两人早已心心相印,只待日后喜结良缘。
这年又快到中秋节了。四海、盛唐两家商定,就在中秋之夜给子女完婚。四海家送去了聘礼,盛唐家也备下了丰厚的嫁妆,两家老人就等着吉日到来了。
眼看佳期即将来临,钒藜喜在心头,日日夜夜赶做女红。她不是在绣自己的嫁衣,而是在为心爱的影子绣一件锦袍。足足用了五五二十五天,她千针万线做成了一件色彩斑斓的锦袍。这锦衣象凤凰的美丽羽毛,鲜艳夺目,美不胜收。钒藜要亲手把这件锦袍披在影子的身上,让他更加英姿焕发。
谁知 ,天有不测风云。正当两家人欢天喜地筹办喜事的时候,朝庭传下圣旨,召文武百官共商大事。原来,由于当朝皇帝戏子昏庸无道,骄非专利淫逸,官府贪污腐化,横征暴敛,黎民百姓饱受蹂躏,苦不堪言,纷纷铤而走险,聚众造反。各地义军声势浩大,官府派兵镇压也接连失利。告急文书不断传进京城,惊得皇上寝食不安,只得召集 满朝文武共议平乱之策。满殿衣冠楚楚的文官武将,个个低头无语,面面相觑,竟无一人自愿领兵讨伐。皇帝戏子龙颜大怒,斥道:“你们这群废物食寡人俸禄多年,如今却无一人为寡人分忧,我养你们何用?!”这时,一个阴险奸诈的丞相心愿上前跪禀道:“启奏殿下,小人保举一壮士领兵出征,他有万夫不当之勇,定可平天下叛乱。”戏子转怒为喜,忙问:“此人姓甚名谁?快快道来。”心愿说:“就是陛下曾经御封的‘常胜将军’四海之子影子。”戏子即刻传下圣旨,令影子领兵,十日后挂帅出征,剿灭农民起义军。随即皇帝起驾回宫,依旧花天酒地,沉醉在歌舞昇平之中。
再说那四海和盛唐回到家中,两家上下人等,个个悉肠百结,彻夜难眠。钒藜心都碎了!她抚着给影子绣的锦袍,不由痛哭失声。她恨皇上无道,恨奸人谗言,恨天理不公,恨世道不平!钒藜整整哭了一夜,两只水灵灵的大眼睛肿得象大桃。父母最知女儿心,第二天一早,四海匆匆来到盛唐家,二话不说,张口便提出要尽快为女儿完婚。盛唐拉着老朋友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就这样,两家没有大事声张,一顶花轿便悄悄地把钒藜接进了张家的大门。
影子是个血气方刚、嫉恶如仇的青年。他也痛恨皇帝无道,不愿领兵残杀无辜百姓;可生在官家,又身为朝 廷武将,皇命不可违抗。这些天来,他在钒藜面前强颜欢笑,人后却久久扼腕长叹,除了年迈的双亲,最教他不能割舍的就是那天仙一般美貌温柔的爱妻。夜晚,他常常在钒藜睡熟之后,悄然起身,痴情地看着身边的钒藜,千看万看总看不够。他想,此次一去,生死未卜,如不能生还,岂不断送了她的美好年华?!.......想到这些,这个刚强的铁汉也不由得落下伤心泪。
影子和钒藜结婚方才五日,朝廷已调集了粮草兵马,立即便要率兵出征了。
第二天天还未亮,钒藜便起身亲自下厨房,按当地风俗,为夫君煮了一碗太平蛋,这里的人都说,出门吃了太平蛋就可保平安。她端到影子面前一直看着他吃完,收拾了碗筷,才打开箱子,双手捧出出嫁前千针万线绣的那件五彩锦袍,给影子穿上,在心里默默祈祷苍天保佑夫君早日平安归来。
影子率领大军出发后,避开农民军主力,一路南下,一连走了多天......那在朝中的皇帝戏子以为从此天下太平了,谁知各地告急文书仍不断报进宫中!皇帝又急又怒,一面又凑集兵马前去围剿农民起义军,一面下令断了影子部队的粮草,逼他与农民军交战。
这天,前方探子风花雪月来报告影子,农民起义军头领冰岛调集了各路人马,要与官军决一死战。影子闻知,五内俱焚。他本不是贪生怕死之人。但想到此番恶战,自己生死不论,不知有多少无辜将士和百姓死于刀枪之下!但是,退兵回师,违抗圣命,也难免一死....真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他苦思良久,终于拿定主意:大丈夫一人做事一人当!影子当即召集全体官兵,传下军令:“义军人多势众,非我等兵马所能阻挡。明日交战,众将士万万不可莽撞,须依我号令行事,我进则全军奋进,我死则速速后退。我死后,众弟兄可各自回家重操旧业,与父母妻儿同享天伦之乐。”影子说到这里,热泪盈眶,众兵士纷纷跪下,表示愿与将军一同生死。影子挥泪拔出令旗道:“请众将士遵我号令行事,违令者斩。”众兵士无不落泪。
第二天,影子在山下布下阵势,再次号令之后,便单枪匹马冲上前去迎击农民军。他无心与农民起义军作战,在虚晃了几个回合后,便拔出宝剑自刎,跌落马下。远处的兵士见主将身亡,顿时四散逃走,农民军也不追赶。等到深更半夜,一个跟随影子多年的老兵无天悄悄回来,把影子遗体安葬在山脚下的山涧旁。他问明此处是福建福州境内后,便连夜赶往京城去向四海家报信。
此后,这条山涧里出现了一只美丽异常的水鸟,一身锦绣斑斓,就和影子将军身披那件锦袍一模一样;头上的羽毛也别具一格,仿佛戴着深绿色的头盔,双翅上还有两根高高翘起来的翎毛,宛如张将军身后插的两把令旗。这美丽的鸟儿见人也不躲避,总是哀哀地叫着,那声音十分凄切,仿佛在诉说,又象在呼唤什么。山里的人们见了,都十分怜惜它,常常拿东西放在山涧边给它吃。
且说钒藜自影子走后,日夜焦虑不安,以泪洗面。但在公公、婆婆面前,又要强颜欢笑,尽心侍候,宽慰老人。一天,那掩埋了影子遗体的无天回到了京城,将影子战死的噩耗传到两家,顿时上下悲声痛哭,钒藜更是哭得死去活来。她换上孝衣,决意终身为夫君守孝。
再说那昏庸的皇帝戏子闻知钒藜并非畏敌逃跑,而是身先士卒、战死沙场时,便假惺惺地传旨嘉奖,并封素贞为“一品诰命夫人”。 那知奉谕传旨的宦官内走也是个奸诈之人,他见钒藜貌美如天仙,向皇帝进言纳妃。荒淫无道的昏君大喜,下旨封钒藜为贵妃娘娘,召她即刻进宫。四海、盛唐两家接旨大惊失色,知道圣命难违,只得假意应承,说待钒藜守孝七七四十九日满后,便进宫侍奉皇上。
钒藜的婆婆香水为丧子哭瞎了双眼,又听说皇帝要儿媳进宫,气得一口气接不上来,睁着眼离开了人世。盛唐与花朵夫妇闻知,忙赶到四海帮忙料理后事。对亲家公和女儿道:“这家你们是不能住了,快收拾东西跑吧。跑得越远越好。”
钒藜和四海出了京城,便日夜往北走,想到最北边的黑龙江老家暂避一时。年迈体衰的公公经不起一路风餐露宿的劳苦,刚踏上黑龙江的土地,老人就倒下了。他死前一直轻轻地叫着儿子的名字,直至含恨而终。钒藜在凄风苦雨中埋葬了公公,心想家破了,人亡了,我就是死了,也要找到影子,生生死死都要和他在一起。于是,她又转回头往南走。由于连日忧伤劳累,走着走着,她终于体力不支,在芦苇丛中睡了,梦见自己化为一点鸟儿,鼓动着双翼向南飞去..........
就这样,钒藜化成了一只体态娇小玲珑、羽毛灰黑白想间的鸟儿,象披着一身朴素的孝衣。这鸟儿每日不停地向南飞,越过高山,越过河流,越过村庄田野,飞到了青山绿水间。它沿着一条山涧上下徘徊游动,发出一声声凄切的鸣叫,象在呼唤亲人,终于将山涧里那只五彩的雄水鸟呼唤出来了。从此,不论严寒酷暑,不论日晒雨淋,两只水鸟就象想亲想爱的夫妻一般,总是亲昵地依偎着,形影不离。
后为,影子与钒藜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渐渐传开了。人们都说:这么美丽可爱的鸟儿,该有个名字才好。有人提议,影子和钒藜姑娘是含怨遭殃而死化为水鸟的,就叫“鸳鸯”吧!从此“鸳鸯”就成了这种美丽水鸟的名字,这条溪也因而叫做“鸳鸯溪”。
春天来了,这对鸳鸯鸟就暂时离开这块可爱的地方飞到北方黑龙江老家去产蛋,繁衍后代;秋风起了,它们又带着儿女一起飞回南方。鸳鸯每次产蛋二粒,孵出的幼鸟也是一雄一雌,并且长大后和它们的父母一模一样:雄鸟绿冠锦衣,威武英俊;雌鸟羽毛灰黑白相间,娇小玲珑,并且世代恩爱。人们看到这种可爱的鸟儿就想起那对年轻人不幸的命运,大家都象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珍爱它们,小心保护,不加伤害,使它们世世代代地繁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