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贫困山村当村医,一干就是40年,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转眼间已成为头发花白的老人。但他还不停息,不管严寒酷暑,白天夜晚,仍然跋山涉水,继续为山乡群众解除病痛。
在镇安县回龙镇双龙村,提起驻村乡医杨进学,不少村民都说,杨医生救过不少人的命,是县内外有名的烫伤治疗专家。
10月21日,回龙镇宏丰村七组80多岁的陈兴茂告诉记者,他患哮喘病几十年,2010年12月,由于冬季气候干燥,旧症复发,呼吸困难,家庭贫困,没有急救药,差点死去,好在家人联系上杨医生,给他送来急救药才救了他的命。“没有杨医生,我活不到现在。”老陈对当年的事还记忆犹新,当时已经是深夜11点,他感觉上气不接下气,家里没有一点消炎药,才给杨医生打电话。七八里的山路,杨进学不到半个小时就爬上来了,当时浑身冒着热气给他送来了药,终于让他转危为安。后来,杨医生用中药和西药结合,日夜细心治疗,老陈的哮喘比前几年轻多了。陈兴茂说,在农村生活的村民就医很不方便,幸亏村里有杨医生。他说,杨医生行医快40年了,治疗过的病人不知有多少,光被他从死神手里抢救过来的村民就有上十名。
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杨进学,饱受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折磨。父母曾育有8个孩子,由于疾病、营养等诸多因素,纷纷夭折,最终长大成人的只有他和一个妹妹。幼年的他早早体会到生死离别之痛,从那时起当一名好医生便成了他的梦想。1973年年初,他放弃了在城里水泥厂优厚的生活环境及报酬,依然回到农村学医,每天夜里借着微弱的煤油灯开始自学医书。父亲看他如此用心上进、吃苦,就托人将他介绍给商洛地区名医张彦念。有了恩师的悉心教诲,他很快便学业有成,回乡为群众治病。随后经过卫生机构考核,他终于取得了卫生执业许可证,开始了他的从医之旅。
“像今天治疗小琪琪的烫伤,在我的行医经历中太多了。”10月21日,正在卫生室给村民黄平良女儿小琪琪换敷烫伤药的杨进学告诉前来采访的记者,在行医中,他发现农村由于生活环境及安全意识的薄弱,每年都有许多的烧烫伤病患,他着手研制烧烫伤专科药。在一次劳作中,杨医生不慎将融化的沥青倾倒在了脚上,他决定在自己身上实验他根据所学及翻阅资料组方的专科药,没想到配制的药用上后就达到了止疼迅速、抗渗出、去腐生肌、愈后无色素沉着的效果,与常用市售成药比费用仅占两成,治疗时间大约缩短四五成。久而久之,柞水、山阳、西安等地都有人上门请求杨医生治疗烫伤。
作为驻村乡医,他有很多机会回到大医院里,但他拒绝了。他发现,农村村民的健康意识淡薄,不注意卫生,有了病不及时就诊,以致于耽搁成大病。因此,他一有时间,就办宣传栏,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挨家挨户地上门宣传生活常识、保健知识和急救技能等。现在,他的卫生所还和同济大学微创医学研究所建立医疗支持协议,他多次受到省、市、县领导的表彰奖励。而年事渐高的杨进学,早已将名誉置之度外,他所关心的就是,做一个基层医务工作的坚守者,脚踏实地为群众提供求医问药之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