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历史
唐县西胜沟
唐县历史悠久,为古唐尧封侯之地。唐县是革命老区,抗战时期是晋察冀军区及其三分区所在地,是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工作,战斗并以身殉职的地方,位于县城北部的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是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这里民风淳朴,人杰地灵,经济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政治、自然资源优势。仰韶文化遗址。公元前2377年农历二月初二日,尧帝放勋诞生于今唐县尧山(即顺平县之伊祈山),伊祁为姓。公元前2360年,帝尧放勋被封为唐侯,治所阳邑(今固城,一说在长古城),亦称唐,即在唐县境内,称古唐侯国。公元前2353年其兄帝挚将帝位让给尧,也是在唐县举办的“禅让”仪式,并在伏城建都城,后因水患,由此地赴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执帝位。虞舜执政后,将尧子丹朱封为唐侯,治所鸿郎城(今洪城)。
古代史
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载:春秋时期,境内已有左人邑(今周雹水、北雹水)、中人邑(今都亭)、孤邑(今北高昌,亦称庆都邑),阳邑(亦称唐邑,今固城),属燕地、中山地。西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2年)置县,因古为唐侯国得名唐县。属冀州剌史部中山国所辖。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改国为中山郡,唐县属之。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改唐县为和亲县。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复名唐县,仍属冀州中山国所辖。魏晋因之。北齐撤消唐县并入安喜县(今定州城东南),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复置唐县,属定州博陵郡。唐代属河北道定州。后梁开平三年(公元909年)改唐县为中山县,后唐同光初复为唐县。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改唐县为博陵县,后汉初复名唐县。宋属河北西路中山府。金属河北西路定州所辖。元代改属保定路。明代隶属京师省保定府。清初仍属保定府所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