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简介——地理位置

家乡区县: 安徽省颍泉区

     阜阳市位于黄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部。地跨东经114°52′—116°49′,北纬32°25′—34°04′。其北部、西部、西南部与河南省的商丘、周口、驻马店、信阳4地区的永城、夏邑、虞城、商丘、鹿邑、郸城、项城、沈丘、新蔡、平舆、淮滨11县相接,东北部与淮北市的濉溪县为邻,东部与蚌埠市的怀远县毗连,东南部与淮南市的凤台县接壤,南临淮河,与六安地区的霍邱县和寿县隔河相望。

     气候:

     阜阳地区位于暖温带南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由于阜阳地区南临淮河,而淮河以南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因此阜阳地区气候具有以暖温带向北亚热带渐变的过渡带气候特征。既兼有南北方气候之长——水资源优于北方,光资源优于南方;同时又兼有南北方气候之短——有的年份少雨干旱,有的年份多雨成涝,旱涝灾害频繁,表现出气候明显的变异性。

地貌:

      阜阳市北部与黄河决口扇形地相连,南部与江淮丘岗区隔淮河相望,全境属平原地带,地势平坦。仅东北部有龙山、辉山、狼山、双锁山等石灰岩残丘分布,其中龙山海拔105米,为全地区最高点;其余均属平原地貌,平坦舒展,一望无际。阜阳市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略有倾斜。东南以颍上县姜台子南部地势最低,海拔17.5米。西北与东南相对落差为14.4米,地面比降为七千分之一至万分之一。  由于阜阳市近代受淮河及其支流蜿蜒切割变迁和黄河历次南泛的影响,境内冲积物不断交互堆积,形成了平原之中岗、坡、洼地相间分布,小区地形起伏跌宕,具有“大平小不平”的地貌特征。

水文:

     阜阳市水资源比较丰富。水资源主要由自然降水,河道过境水和地下水构成。全地区年均降水820至950毫米,年均河道过境水径流量38.22亿立方米。50米以上浅层地下总量每年6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每年约在96.52亿立方米左右,可利用量每年在72.22亿立方米,水供需比为1.81∶1。每年尚余水33亿立方米。  境内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主要自然河道从西往东依次有谷河、润河、泉河、颍河、西淝河、茨河、氵解河、包河等。这些河道大都源于黄河南岸平原,属原雨坡型河道,水源补给主要靠平原地区自然降水;其中只有洪、颍2河承受一定面积的山区来水,属山水型河道。

     阜阳市地下水资源丰富。浅层含水岩组有两个含水层,一层约在5至20米,另一层约在30至50米,均受古河道带发育控制。浅层地下水运动以垂直交替为主,侧向径流极其微弱,属“入渗蒸发型”。 地下水水质较好,属碳酸盐淡水,矿化度小于每升1克,含盐度在每升5毫克当量左右,含碱度小于每升4毫克当量,尚未受到人为污染,适宜饮用和工农业生产用水。

小六(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