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历史人物(三)

家乡区县: 莱州市

刘迎(?—1180) 字无党,号无诤居士,东莱(郡治今莱州市)人,金代著名诗人。初以荫试部椽,大定十三年(1173)以荐书对策为当时第一,大定十四年登进士第,任完颜永成邠王府记室,后改任太子司经,深得世宗和太子完颜允恭器重。“代劳者歌”是他诗作的最主要特点,这个特点在《淮安行》、《河防行》、《修城行》、《推车行》、《败车行》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刘迎诗文当时就很受推重。金章宗曾评论:“郝俣赋诗颇佳,旧对刘迎能之,李晏不及也。”刘迎的诗文乐府集《山林长语》曾作为金朝国学刊行。金人元好问《中州集》曾收录刘迎诗75首。今人唐圭璋编《全金元词》中,也收了刘迎词4首。在现在的教科书和试卷中都选录有他的诗词,在全国各地也都流传着他的不少诗词作品。大定二十年随皇上至凉陉,因病去世。
毛纪(1463—1545) 字维之,掖县城里人,明代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父毛敏博学忠直,曾任杭州府教授,晚年退归,名重乡里。 毛纪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放榜解元,翌年中进士后授翰林,孝宗弘治初为检讨、侍读。曾参与纂修《孝宗实录》。后任侍学士、学士、户部侍郎,正德十年(1515)由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旋迁户部尚书,后兼东阁大学士,辅佐皇帝处理军国要务。因迎驾明世宗有功,毛纪被明世宗加为伯爵。有《鳌峰类稿》等多部著作,并纂修成第一部《莱州府志》8卷,嘉靖十四年刻印发行。逝后赠太保,谥文简。至今民间仍流传着毛阁老的许多传说,蒲松龄的《姊妹易嫁》就是其中之一。
赵焕(1541—1619) 字文光,号吉亭,掖城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授乌程知县,后调任工部主事,再改任御史。后任顺天府丞,左佥都御史。不久改任工部右侍郎,进吏部左侍郎,获准离职还乡。16年后奉召任刑部尚书兼兵部尚书,后又兼吏部尚书。时神宗怠于政事,曹暑多空,“六卿止一焕在”,身兼二任,户、礼、工三部只一侍郎,兵部连侍郎也没有。都察院已八年无正官,赵焕多次上疏要求增补官员,神宗未允。是年八月,神宗用赵焕为吏部尚书,采纳赵焕的意见,各部各任命侍郎,又考选补充给事中、御史。死后熹宗赠太子太保。
刘重庆 (1579—1632) 字幼孙,号耳枝,掖城人,明末著名书法家,官至户部右侍郎。幼,家贫,居大泽山红庙石屋内苦读,无钱买纸.采来柿树叶习书不辍。后人曾赞:“挥毫大泽龙蛇舞,采向空山柿叶稀”。书法名震京师、宫廷,曾有“飞笔填点”的传说。万历三十八年(1610)中进士,后升为御史,因不依附宦官魏忠贤被诬罢官。崇祯改元再任御史,上书将魏逆奸党李永贞、刘若愚、李实逮捕正法。后任大理通政,升户部右侍郎。孔有德兵变围莱,刘重庆三次上疏,陈明莱州所处的重要地理位置及莱地失守将造成“南北中梗”的严重后果,备述莱州阖城军民浴血奋战、死守孤城的壮烈情景,怒斥兵部不作为,请求皇上调边关精兵速援莱州,并自请降为御史督师赴莱,与莱州军民同生死,共存亡,情词恳切。但兵部熊明遇主抚,刘重庆主剿力争不得,郁愤成疾,崇桢五年(1632)七月初三卒,年53岁。

我的能力秀主页是:http://www.wm23.cn/xiatian2014
我的梧桐子主页是:http://www.wutongzi.com/uc/14128629.html
我的微博主页:http://weibo.com/p/1005055021021689/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

xiaotian--lhx(2014-11-1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