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篇:罗定地方节日

家乡区县: 云浮市云城区

罗定长期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沿袭至今仍然保留着少数民族诸多遗习。罗定有三月三、四月八、七月七等民间节日。

三月三

壮族岁时习俗,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三月三日,四面八方的壮族男女老少聚集于约定俗成的地点,畅怀对歌。在桂西巴马、都安等地,每到歌圩前夕,姑娘们相约到“歌圩点”搭歌棚,用自织自染的黑、白、蓝各色土布盖棚、围棚,比赛哪个歌棚搭得宽敞,哪个歌棚的布织得工艺精美。

歌棚内设座、备茶,款待前来对歌的小伙子们。“歌圩点”四周邻近的村寨,民众蒸五色糯饭、做米粉、备菜肴以接待远方来客。届时,不论认识不认识,进哪家都会受到热情款待,歌圩当天,天蒙蒙亮,男女青年们就梳洗打扮,染红鸡蛋,蒸五色糯米饭,把饭装进精巧的小布袋里,把蛋装进玲珑的丝网络袋里,赶歌圩去。

老歌手做年轻人的艺术指导。来唱歌和看热闹的年轻人,往往以村屯为单位,打扮得齐齐整整,特别女青年,同一个村屯的便同一打扮,梳同样的发辫,发辫上系同样的头绳、花结,同样的刘海发式,包同样的花头巾,同样色彩、样式的上农、长裤和花鞋。众人进入歌场,先游逛一周物色对象,然后入棚对歌。你问我答,通宵达旦,连唱三天。有的女坐一排,男坐一排,也有男女共坐一排,但保持一定距离。在不流行歌棚的地方。便在野外对歌。也有些地方日间在野外对歌,夜间转到村寨对歌。在村寨对歌的,有些地方女歌手在室内,男歌手在户外,有些地方男女双方都在户内厅堂对唱。

各地对歌,大都有一定的歌路,如“初会”、“探情”、“赞美”、“热恋”、“定情”、“离别”以及“相思”、“重逢”、“责备”等,有些地方还有“抢歌”与“斗歌”的风习。如靖西、德保一带,男方甲向女歌手唱歌求答,女方乙答唱后,双方便展开对歌;倘若这时另一男方丙来晚一步又想与女方乙对唱,便唱歌把甲方挤出去,这便是抢歌。抢歌是否能成功,要看甲、丙两方的歌才与歌艺,甲、丙两方用不同歌韵的歌向乙方献殷勤,乙方若仍用甲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抢歌不成,乙方若改用丙方的歌韵答唱,丙方便胜利而甲方便告失利了。

斗歌是甲、乙两方在对唱中出奇制胜斗歌才、歌艺的歌。在三月三歌节中,倘若男、女双方越唱越有情,往往双方互赠礼品,互约今后相会之期,姑娘所赠多为自制布。

四月八

苗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传说苗族的祖先原住在格罗格桑(贵阳附近),当地土地肥沃,人们丰衣足食,后来统治者派兵来占领了他们的家园。苗族首领亚努带领苗族人民进行抵抗,他英勇坚强,多谋善战,但寡不敌众,亚努于农历四月初八英勇牺牲了,他的尸体就埋在"嘉八许",即现在的贵阳市中心喷水池附近。苗族被迫迁往坡坝沟。九年后,祖德龙起兵反攻,不幸战死,此日也是夏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为怀念故乡和英雄祖先,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一天,从各地汇集到喷水池一带来凭吊。天长日久,代代相传,相沿为习,就成为苗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人们聚集在贵阳喷水池附近,玩龙灯、耍狮子、吹芦笙、唱山歌,以示纪念。

四月八日也是布依、仡佬、壮、侗、水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布依族把四月八称为"牛王的生日";侗族称为祭牛神,又称"祭牛王生日"或"洗牛身";广西等地壮族称"牛魂节"或"拜秧节";仡佬族称四月八为"牛日生节。这一天,他们举行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藏族举行"转山会";土族举行为期三天的花儿会等。

me(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