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篇:婚嫁程序

家乡区县: 云浮市云城区

云浮民间婚嫁礼俗,向来颇为复杂繁琐,云浮县内各地大同小异,大致有下列几大程序:
1.“文定” (即订婚),俗称“担定”。其过程是:男方父母通过媒人取回女方“年庚八字” (出生年、月、日、时),请算命先生占算,俗称“合八字”。如男女“年庚”配合,没有“冲克”,家长又同意,便择吉日由媒人通知女家,举行“担定”礼。当日,男家宴请亲友,并备鸡、酒、鱼、肉、面、饼、槟榔、蒌叶等礼物和礼金送往女家。女家也请亲人饮酒。受了礼物后须答回礼物给男家,通常有发糍、大小粽子、绣花荷包、衣服鞋袜、文房四宝、白纸扇、《幼学诗》等。有的还在此时,双方签订婚约 (印有金字的大红柬)一式两份,各执一份。一经“担定”,男女婚姻关系便订定,男女两家便成了对门亲戚。
2.“报日”,即男家选定结婚日期通报女家,征求女家意见。当日,男家备猪肉、面、鸡、酒、酥饼、糖藕、槟榔、生果及征期红岵等,送往女家。女家如因筹备不及,则请男家改期;如无意见,婚期便算确定。女家给女儿举行“知日礼”,父母让女儿知道某日出嫁。
3.“ 过礼”。由男家各礼书、聘金、食物 (如龙风饼、寿桃、桂圆等)、首饰 (如翠蓄、管头花、鹅喉簪等)、衣服 (如花红礼服、花红佥裙等),富贵人家分装几十箱,贫家只作一大包,择期 (一般在儿子结婚前1个月或 20 天)送往女家。此时,男家为儿子举行成人礼,俗称“脱学”。
4.“迎娶”,即结婚 (男方俗称“娶老婆”,女方俗称“嫁女”)。这个程序礼俗较多,迎娶日子前一天,男家备办女家请酒的礼物如鸡、酒、肉、面、海味、礼饼、槟、篓、龙烛 (必须三对,并有竹壳夹着贴上红纸的烛盒)等,请人担往女家 (有的不用净的猪肉,就抬一头大猪或中猪去女家,但女家割这头猪时把猪头割下还给男家担回去为“拜堂朝”供奉祖先用),俗称“担歌堂”。女子出嫁前邀请亲族姐妹相陪哭唱数天数夜,俗称“开叹情”、“新娘啼哭”。迎娶之日上午,女家把嫁妆 (大柜、书桌、排椅、梳妆台、镜妆、面架、百子桶、小凳、脚盆、面盆、蚊帐、被褥、席、皮箱或棕栊、衣服等物)送去男家,嫁妆多少,贫富有异。男家请两个“好命公”为新人铺床,俗称“安床”,并为新郎举行加冠仪式。早饭后,男家打点好八音班及抬大红花轿、提宫灯、擎彩旗、担礼盒的队伍准备迎娶新娘。启程时,先请“好命婆”以灯笼照遍花轿,称“照轿”,然后鸣鞭炮、响金鼓出发。轿至女家后,女家按时辰请好命妇人点燃香烛为出嫁女解辫梳髻、穿戴妆扮,俗称“上头”。傍晚时分,女家由髻手陪扶出嫁女到厅堂拜辞祖先、父母、哥嫂和叔伯兄弟,谓之“谢恩”。这时每人都给她一个“谢恩利市”。谢恩后,出嫁娘仍由髻手扶着步下厅堂走出家门,待走到大门口跨门槛时髻手须提醒她“大大跨一步” (因出嫁娘用红绸巾蒙着头,看不见路,迷信者说踢着门槛会不吉利),出了大门再回头向祖先和亲人磕头便被推进花轿。这时金鼓齐奏,四人拾起花轿并由哥嫂扶着轿杠起行,陪娘们排列在前引路缓缓送行。行至第一道水坑或水圳时,出嫁娘须丢一串几文钱的“利市”下水坑,叫作“过坑利市”。过坑后,便停下花轿让出嫁娘在轿内换穿新鞋 (出门时是穿原旧鞋的),换鞋后陪娘们再送一程,抬轿者由四人改为二人快步回新郎家。男家在门前燃放鞭炮迎接,新郎头戴毡帽、身佩红绸带到轿前用脚轻踢轿门 (也有在轿前作揖的),随嫁佣妇便即挽新娘出轿入屋“拜堂”。拜堂时依次唱拜天地祖先,再行交拜礼 (新人对拜),然后佣妇陪新娘入房。入夜,同辈戚友相聚,玩“新娘过堂”和“闹房”,新郎新娘陪亲友吃“暖堂饭”、行“合卺杯”。翌晨,新郎新娘拜见诸亲友,请亲友饮“糖梅茶”,俗称“拜堂朝”,受邀饮者必须回送“利市”。同时,男家各人皆得新娘所赠的毛巾一条。第三日,新郎偕同新娘去女家拜年认亲,俗称“三朝回门” (又叫“上门”)。
新中国成立后,旧式婚嫁礼俗曾一度渐废,男女青年自由恋爱,文明结婚。城镇青年干部、职工多以开茶会,或在餐厅举行婚礼宴请亲朋,有的则外出旅行结婚、度蜜月。乡间青年结婚也不行旧礼,只办结婚潜,请亲朋来家欢庆。

me(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