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扬州4月9日电:(茂竹 张晨)一部电影《柳堡的故事》、一曲民歌《九九艳阳天》、一支“二妹子”民兵班让江苏宝应县柳堡镇名声大振、闻名遐迩。近日,记者前往革命老区柳堡镇郑渡村采访。 在宝应县柳堡镇郑渡村,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二妹子警务室”。尽管这个警务室人手少,可作用却不小。自成立至今,已受到村民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二妹子警务室在郑渡村设立已经有一年多了,尽管只有两位年轻的女民警驻守,却成了当地村民最愿意去的地方。案件明显减少了,老百姓感到既平安又幸福,我们的治安会更加稳定,我们的社会会更加和谐。”郑渡村支部书记郑华祥感慨地告诉记者。
走进“二妹子警务室”,迎面瞧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女民警,这不是宝应柳堡二妹子民兵班的副班长葛瑶嘛!“不错,就是她。她和另一个女警王佳佳专门负责在郑渡村服务村民,‘二妹子警务室’的名字也是因为她二妹子班副班长的身份得来的。”
葛瑶和王佳佳正忙着给村民换发身份证,实在没空,记者和来办事的村民聊了起来。正在领身份证的陈中组村民郑恒礼告诉记者,郑渡村离镇派出所有四公里多路,前年办新身份证那会儿,还是民警统一用车把大家带到镇派出所才办成的。去年村里设了“二妹子警务室”,现在在家门口便能领到身份证。郑恒礼讲了一件令他感动的事。办新身份证那会儿,村里有个七十八岁的村民郑文学因为双腿瘫痪在床没法外出走动,葛瑶听说后,专门雇了一辆农用三轮车,亲自将老人送到镇派出所办证,新证下来后又亲自送上了门。现在,郑文学在子女、亲戚和邻居面前常常夸起葛瑶,说,要不是葛瑶,这辈子可能就办不成新身份证了。
“两位女警很热情,很有魅力,我们很喜欢她们。”郑西组村民郑一新对两位女警更是赞不绝口。他说,去年三月“二妹子警务室”设到郑渡村后,她们便一直以警务室为家。她们和村里人都相处得很好,还经常帮村民解决一些生活难题。他们组纪奶奶家有四个儿子,因赡养问题一家人非常不和,尽管村里、镇里的领导都出面调解过,最终也打了官司,可一家人之间的矛盾始终没有化解。葛瑶和王佳佳来郑渡村时间不长,便从村民闲谈中知道了这一情况,她们分别找到四个儿子门上,宣传法律,讲孝敬老人的道理。另一方面,她们又找纪奶奶,告诉她应该如何疼爱自己的子女。女民警的亲和力和细腻的工作方式收到了奇效,一家人吵吵闹闹了二年多,却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二位女民警又劝和了。
“我希望村民能有事儿就到这里说说,让这个警务室能多为大伙做点事。”好不容易换发完身份证,葛瑶和记者说了不到两句话,又和大伙儿拉起了家常,她虽然带着家乡的东北口音,却和郑渡村的村民们像是一家人,张家长李家短的情况,她都知道。几位老人说:“就是平时没有事,也爱来这里和两个女娃说说话呢。两个女娃人好,从来不嫌我们烦,说话能掏心窝子。”
说起治安巡逻,民警葛瑶介绍说,老百姓最盼望的是平安,有安全感。为了组织正常的治安巡逻,她们将两名驻村保安又加入到了巡逻队伍中来。在巡逻中,还强化防火、防盗、防事故等安全防范知识宣传,提高了群众防范意识。与此同时,也注重科技防范,在村头布下了监控录像。她表示,将不辜负郑渡村父老乡亲的希望,努力让“二妹子警务室”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妹子"模范民兵班的姑娘们踏着当年二妹子的足迹,用自己的情和爱、血和汗续写着一个个柳堡的新故事。一九五九年建班至今,共培养出一百六十二名女民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