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县文峰塔又名“响铃塔”,位于赣马镇城里村东北角,现在赣马高级中学院内,系清朝光绪二十七年知县徐树锷建。
文峰塔砖木结构,八角四层,阁楼式,高14.2米,各层为琉璃瓦檐,下挂铜铃,门窗为砖发券成洞,无棂。底层塔门上方镶一块塔铭。塔铭三尺长,一尺高。碑文:光绪辛丑年冬。东方青天龙,卓此文峰,镇海龙宗,百虎降伏,人民和服,奕世赖福,宦锡显爵,利名高擢,举世大乐,据城临渊,亘古巍然,我铬永传。长沙徐树锷撰。
碑文撰于光绪二十七年(1902年)。时为赣榆县知事的徐村锷对文教事业颇为重视。他上任不久就查阅了有关史志资料,发现赣榆在1882年竟无一人中举。为激励后人上进,改变全县文化落后现状,亲自主持兴建了此塔,取名“文峰”。文峰塔又名铭志塔。1984年,江苏省政府拨专款进行保护性维修,在塔基周围石砌三层八角阶梯式护座,最下层护座边长9米,占地面积413平方米。
在我国古代的传说中,状元乃是文曲星下凡。全国各地为祭祀文曲星纷纷建起有“文峰耸秀” 之意的文峰塔。于是,一座又一座的文峰塔就这样遍布大江南北。即便是经历过数千年沧海桑田后,依然有不少的文峰塔耸立在华夏大地。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赣马镇仍然坐落着一座不为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文峰塔,她屹立在赣马高级中学的校园内,已与赣马高级中学和谐的相处了半个多世纪,她不受大多数外界人士的关注却是赣榆县人民心目中最宝贵的历史文物,受到赣榆县政府及文物保护机构的高度关注。连云港市赣榆县的文峰塔历经风雨,塔身共四层,因年久失修塔身已经出现裂痕,近几年政府加大修缮力度,文峰塔作为地方的象征被保护起来。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