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十景之一 ,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岛屿,风景秀丽、景色清幽,尤三潭印明月的景观享誉中外。主要景点“开网亭”“闲放台”“先贤祠”“迎翠轩”“花鸟厅”“我心相印亭”“曲桥”“九狮石”等。岸上金桂婆娑,柳绿花明,与雕栏画栋的建筑相映成趣。具有湖中有岛,岛中有湖,园中有园,曲回多变,步移景新的江南水上庭园的艺术特色。人民币一元纸币的背面采用三潭印月的盛景,可见三潭印月在我国风景名胜中也占据极其重要的标志作用。
名称由来
三潭印月岛与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称“湖中三岛”,犹如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蓬莱三岛,故又称小瀛洲。俯瞰整个小瀛洲犹如一个硕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开网亭、亭亭亭、九狮石、闲放台、迎翠轩、我心相印亭等园林建筑点缀其间。绿树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园林富于空间层次变化,造成“湖中湖”、“岛中岛”、“园中园”的境界。
岛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传为苏东坡在杭疏浚西湖时所创设(现有石塔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体上排列着五个等距离圆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纸,塔中点燃灯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现许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确实难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落玉盘
瀛洲美景还从岛上向湖上延伸。岛南湖面,有三座石塔,塔高2.5米,露出水面2米,由基座、圆形塔身、宝盖、六边小亭、葫芦顶组成。三座瓶形小石塔鼎足而立,造型别致优美。塔顶如葫芦状,塔身呈球形,高出水面二米,中空,环塔身分布五个小圆孔,塔基为扁圆石座。三塔平面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每边长六十二米。每逢仲秋时,皓月当空,水天相映,塔中点燃蜡烛,与明月上下争辉。赏月游湖者摇浆前来,搅动满湖银辉,寄托无限的悠思,怡然忘归。
三座石塔
苏轼疏浚西湖后,为了显示湖泥再度淤积情况,在堤外湖水三个最深处立了三座瓶形石塔以示标记,形成“湖中有深潭,明月印水渊,石塔来相照,一十八月圆”的奇异景致。
中秋之夜,园中的工人会乘船到达三个塔,并在每个塔中心点上一支蜡烛,圆形的洞放出了蜡烛的光芒,远看像月亮一样,而每个石塔有五个洞,而三个石塔总共可映印出十五个月亮,加上倒影三十个,加上还有天上一个,倒影一个,最后一个嘛,是游人的心中月。三十三个月亮这一奇异景致,只有在月朗天青的中秋之夜才能观赏到。
在中秋月明之夜,到西湖泛舟,领略“烟笼寒水月笼纱”的美境是最惬意的事。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灯光从塔中透出,宛如一轮轮明月,倒影在湖中。皓月当空时,月光、灯光和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相互映衬,画出一幅“一湖金水欲溶秋”的美景,让人流连往返。 此时的空中月、水中月、塔中月与赏月人的心中月相辉映,神思遄飞,一向为游客所心仪,三潭印月因此得名。
由于三潭印月的美丽景色,我国将它的形象放在了钱币上。最先是七十年代末的外汇兑换券1元,正面就是翠绿色的三潭印月图案;然后第五套人民币的一元纸币的背面风景也采用了几乎一样的图案——水中的三座石塔。因此,三潭印月的名气大增。
形成趣谈
其一,所谓三潭,实际上是3个石塔和其周围水域,石塔建于宋代元四年(公元1089年),每个高2米,分别矗立在水光潋滟的湖面上,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小瀛州之南的湖面上是湖上赏月的极佳去处,水深若潭,月影幽深。
当年苏轼清理西湖的淤泥时,这里挖掘最深,为了标志水域界限和标示湖中淤泥淤积情况,在此修理石塔。每逢中秋佳节,皓月当空,人们在中空的塔内点上蜡烛,烛光外透,这时塔影,云影,月影融成一片,烛光,月光,湖光交相辉映的绮丽景色。苏轼疏浚西湖之后,在西湖深水处建成三座瓶形石塔,明令从苏堤到这里的水域不得种植菱芡,并显示湖泥淤积情况。现存的三塔是明天启年间重建的,三塔高约2米,分布呈每边62米的等边三角形。62米的由来,我国古代长度计量单位是尺、丈,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0.31米,62米约合20丈或200尺,这样62米就好理解了。
其二,修筑苏堤后,苏轼马上又想到:如何才能使淤泥不再淤积,水草不再滋生?他集中大家的智慧,作了个非常聪明的决定:将岸边湖面租给民户种植菱角。因为种植菱角时必须按时清除水中杂草,这样,一来农民可以及时清理水草,保证不再淤泥;二来可收取民户的租金,将这笔钱用于西湖的整治维护;三来可解决一些民户的生计,真正是一举三得!
但西湖水面实在太大了!如果有民户在水面随意种植,官府也很难及时监督管理。不过这也难不倒苏轼。为了保持西湖大部分水域的开阔清澈,苏轼在西湖的中心位置建造了三座小石塔,石塔之间相望为界,围成一个水域,严禁民户在这个水域内种植。小石塔后来逐渐演变为最著名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
历代说法
关于三潭印月的“印月”几种说法:
一种是《西湖志》所说:“月光映潭,分塔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
另一种是画家所绘,画3个小石塔,各悬一月影于中,基本上跟上说相同。
再一种认为因每塔有5个小圆孔,若在每个小孔中点上灯烛,洞口蒙一层薄纸,共得15个月亮,湖中倒影15个,再加上天空一轮皓月和倒映在湖面的一轮圆月,可看到32个月亮,若是加上心中之月,总共是33个月亮。
还有一种是清代陆次云在《湖壖杂记》中所载:
顺治壬辰(公元1652年)春,偶同王子古直登教场山绝顶,下盼湖中有三大圆晕见于放生池之左侧。询之山僧,僧曰:“此所谓三潭印月也。”因悟印月之说,谓其似月而非真月,向之画工大误矣。
前面四种说法可分两类:一类是说所印者乃真月;一类是说所印者乃假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