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桂平市现有经济基础相对还比较薄弱,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过程中还存在人才、基础设施等四大瓶颈制约着当地经济发展,亟待突破。 一是宏观环境的变化给桂平发展带来压力。“十二五”期间,公平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国发展转型的主题,但由于人口众多、发展起点较低,桂平市民生工作仍面临巨大压力,当地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的任务十分艰巨。
二是经济发展面临着保增长和调结构的“两难”境地。从全国的角度看,工业化和城镇化已驶入快速发展的通道,经济发展更加注重科学和谐,更加注重转变方式,更加注重节能减排,“保增长”逐渐向“促转变”转型。在此背景下,桂平也面临着科学发展、转变方式、环境保护等硬任务,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桂平市地方经济发展仍处于粗放阶段,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的总量与质量、速度与结构、发展与保护等关系,将成为桂平市面临的严峻考验。
三是“同质竞争”不同程度存在,发展中遇到的竞争不容小视。在旅游业方面,一方面桂平市与周边知名旅游城市的合作机制尚未形成,同时又面临着广东省佛山、肇庆、惠州、韶关,以及广西梧州、贺州和崇左等城市的竞争。此外,在承接产业专业方面,桂平也面临着与广西东部城市以及广东省落后地区城市的竞争。
四是加快发展与不健全的体制机制、落后思想观念矛盾仍然存在。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环境仍待优化,一些重大中心工作推进过程中困难不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仍有待加强。
承标说,“十二五”期间,桂平市将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主导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推进加快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探索中小城市新型工业化道路。 首先要加快制造业结构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围绕“三城两基地”战略,大力发展宗教文化山水旅游、建筑陶瓷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冶金装备制造、休闲服装轻纺五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15年,建筑陶瓷建材、冶金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休闲服装轻纺四大制造业主导产业总产值达270亿元、增加值达90亿元,占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57%,占工业增加值比重62%。
其次要加快发展旅游业集群,打造南国宗教文化山水旅游城市。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实现从宗教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大市向文化旅游产业强市跨越。创新旅游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积极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目标是“十二五”期间全市旅游收入实现年均增长20%,使旅游业成为最具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之一。
第三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集群,打造西江黄金水道枢纽城市。依托日益凸显的区位优势,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谋划推进现代物流业集群发展,巩固桂平在西江黄金水道的枢纽地位。
第四要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以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建设粮食作物、特色经济作物、特色养殖业、农业示范园和农产品标准化五大现代农业生产基地,重点扶持生物化工、糖纸、大米加工、制药、食品加工、木业加工等涉农龙头企业,促使主要农产品逐步实现由原产品销售向加工产品销售的转变。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