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古称“破釜塘”。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杨广从洛阳乘龙舟游幸江都,一路干旱,经过“破釜塘”时,喜逢大雨,水位大涨,一望无边,他一时兴起,就将破釜塘改为洪泽浦,洪泽之名由此而来。到了唐朝,又改称洪泽湖。
洪泽湖,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在江苏省西部淮河下游,苏北平原中部西侧,淮安、宿迁两市境内,地理位置在北纬33º06′—33º40′,东经118º10′—118º52′之间,为淮河中下游结合部。原为浅水小湖群,古称富陵湖,两汉以后称破釜塘,隋称洪泽浦,唐代始名洪泽湖。1128年以后,黄河南徙经泗水在淮阴以下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潴水,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择湖。
洪泽湖湖面辽阔,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既是淮河流域大型水库、航运枢纽,又是渔业、特产品、禽畜产品的生产基地,素有“日出斗金”的美誉,盛产洪泽湖大闸蟹等名产。泗洪洪泽湖国家级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级景点。
1950年重新治理淮河,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包括三河闸和入江水道等主要工程,1970年完成了各项工程,从此,淮河下游广大地区改变了历史上长期遭受洪涝威胁的局面。东侧平原广大农田的灌溉水源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每年由灌溉总渠输出的水量为70~140亿立方米,可灌溉洪泽、淮安、阜宁及滨海等市县农田120万公顷,其中自流灌溉已发展到26.7万公顷。 洪泽湖控制工程由洪泽湖大堤、三河闸、高良涧进水闸、高良涧船闸、蒋坝船闸、二河闸及沿堤涵闸组成。
洪泽湖涉及两市四县二区(淮安市的洪泽县、盱眙县、淮阴区;宿迁市的泗洪县、泗阳县、宿城区),根据江苏统计年鉴(2006)数据显示,截止2005年底,涉湖的淮、宿两市总人口1052.31万,土地面积18627平方公里,地区生产总值937.74亿元。农林牧渔业从业总人口220.27万,总产值401.7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42.8%;渔业生产总值58.6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6%。
网络营销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wxcu1995mmm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9628102.html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167549227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316754922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