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文化记载(二)之风云孝义史

家乡区县: 山西省孝义市

风云孝义史

(一)清末明初话孝义 1、冯济川与轰动世界的山西保晋矿务运动 冯济川(1859-1928)字秋航,山西孝义兑镇石像村人,故自号石像山人。清末明初三晋杰出的教育活动家,山西著名的藏书家。光绪二十年( 1894年)甲午科举中举,清末,曾担任陕西长安县知事,陕西高等学堂国文教习。光绪三十年(1904年)东渡日本就读于日本明治大学之分校经纬学堂。次年七月回国后执教于山西师范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在太原创办全晋公立中学堂,被推为教务长。在孝义兑九峪(今兑镇)创办高小学堂,在太原创办公立女子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5月,被学部委任中央教育会委员,山西仅此一人。翌年任省议会委员。晚年归故里,边教书边著述。一生著书立说百余卷。民国十七年(1928年)病逝,享年70岁。他是近百年间对孝义本土文化影响最大的人物。 光绪三十二年(1906 年)冬,由刘懋赏、冯济川等山西各界代表禀请山西巡抚批准,创设保晋矿务公司,以开全省矿产。第二年春天,又经山西籍京官、军机处章京赵国良等拟具章程,呈请农工商部要求成立保晋矿务公司。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准并发给关防。保晋矿务公司的创设及发展经历,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命历程。 2、李元晋与日本合办的“华兴煤矿公司” 李元晋(1858—1934年咸丰八年至民国23年),父辈时发家,有良田近千亩,在本县开设崇发厚、崇庆祥油行,兼营钱业;其子李子嘉开设百逢源钱庄。庄子两代均为省议员。李家曾于1919年(民国8年)创设华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经营10余年。 李元晋,大孝堡人,清末举人,是孝义县清末民初首富。早在李元晋读书之际,其父李映湘已在本村占地千亩,李元晋中举后,又向周边村庄购置土地,面积达到2000亩以上。 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74年),孝义就已经有了煤炭开采的工业,多是“携灯鞠躬而入,背负以出”,开采技术变革缓慢。辛亥革命后,邑人李元晋与日本川畸造船所合资兴办起华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开始使用高车、锅驼机、水泵等动力机器,煤炭开采业有了新的发展。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由日本人经营的天津川畸造船所投资260万银元,在下堡镇贤者村建成的华兴煤矿公司首次用蒸汽机发电,主要供日本工程师和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矿师照明,剩余负荷供矿井上十余盏40瓦灯泡照明。在这一年2月15日举行的矿井大庆日,孝义县境内首次放映无声电影。 3、杨德龄与杏花汾酒厂、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大奖 杨德龄,(1859—1945年),字子九,山西孝义县下栅乡人。14岁只身到汾州府某酒坊学徒,18岁就能代师领班作业,21岁时提升为三掌柜之职。民国4年,宝益酒坊由王协舒三弟王协卿接管,改名义泉泳,聘请曾在宝泉益原总管掌柜杨德龄为经理。1919年1月,晋裕汾酒有限公司在太原正式成立。经营方式为由义泉泳供酒,晋裕公司经销。经理均由杨德龄担任。1924年,杨德龄高瞻远瞩,率先注册了中国白酒业的第一枚商标——高梁穗汾酒商标。 杨德龄对汾酒的贡献,不仅建立白酒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注册白酒行业中的第一个商标,设立了类似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而且在晋商从明清时的辉煌走向衰败的时候,因为他经营的汾酒事业,将这一辉煌一直延续到民国,并且成就山西白酒在民国的霸业。 1915年,义泉泳生产的“老白汾酒”在美国旧金山市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一举夺魁,荣获甲等金质大奖章。消息传回国内,传到山西,社会各界为之沸腾,当时的《并州新报》以“佳酿之誉,宇内交驰,为国货一吐不平之气”为题,向国人欢呼:老白汾大放异彩于南北美洲,巴拿马赛一鸣惊人。

27hanhan(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