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滴滴…… 11月11日零点,鼠标节拍响起,无关单身和情感,只有打折和秒杀。 一种新的消费生态环境已形成,“触电”成为标志。 似乎一觉醒来,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快的、嘀嘀打车、余额宝等新型互联网商业品种已迅速侵袭到了你的身边,并以前所未有的发酵速度,爆发出巨大的商业能量。 趋势,把握了才是机会 互联网不仅是作为一个产业在成长,当互联网选择进入其他产业时,它会对原来的传统产业产生颠覆性改变。这是趋势,更是机会。谁把握住了,谁就能抢得发展先机。 人们还记得:在2012年“双十一”前夕,马云接受央视财经频道专访时,曾大胆预言,电商将颠覆传统商业生态系统,而当年的11月11日淘宝创下单日消费191亿元的神话。2013年的“双十一”更是消费者的狂欢,天猫单日成交超过350亿元。而昨天的“双十一”3分钟成交10亿元,38分钟成交额破100亿元,全国数以万计的商场只能“望网兴叹”。 就像当年马云与王健林的“亿元豪赌”——以王健林取消对赌,进军电商领域而结束一样,再没有人会嘲笑“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的狂妄预言。电商如同赛车冲进轿车的跑道,快速打破了原有的游戏规则。不管是否愿意,传统商业精英不得不直面危机,接受挑战。 近年来,诸暨周边县市对电子商务的重视程度也是前所未有,并且发展姿态如千帆过境、百舸争流。据2014年1月21日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榜单显示,诸暨近邻义乌名列榜首,永康和海宁分列第二和第三位。浙江入围“电商百佳县”的数量多达49个。 遂昌,一个人口仅23万的山区小县,至2013年已初步形成了以农特产品为特色,多品类协同发展的县域电子商务中的“遂昌现象”。其余:义乌,贸易引领型;永康,制造引领型;海宁,网商网购综合领先型。 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也是势头迅猛。据权威统计,2013年,全市共有工商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2135家,今年新增1066家,工商网上亮照的企业4654家,网上交易平台14家。另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我市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约192亿元,网络零售额约28亿元,居民网络消费额约41亿元,全市从事电商市场主体3000多家,基本形成了以袜业、服装、珍珠等轻工产业为依托,以市区电子商务园区、大唐、山下湖、店口为集聚区,以大量电子商务企业、个体电商、电子商务服务运营商组成的电子商务产业链。 转型升级块状产业,寻找一条保持发展的新路,是当前诸暨人面临的最大的历史任务。 电子商务,这是一个不得不抓住的发展机遇,或许也是一个悠关生死的改变。 优势,用好了才有效益 诸暨的产业特点、地理位置和政策支持使诸暨发展电子商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这些优势资源不能浪费,必须用足用好。 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造就了一批“富一代”,他们是我们的父辈,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那么,在网上遨游的新一代,其肩负使命的意义不亚于“二次革命”。 而对于从大学毕业出来的学生而言,草根创业的春天已经到来。诸暨,提供了发展电子商务最丰美的沃土。 “诸暨制造业发达,能提供标准化的产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关村漫游世纪(诸暨)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姜珂认为,诸暨历史形成的块状产业中,服装、毛巾、袜子、珍珠、香榧等轻便产品都非常适宜电子商务的营销。 也因此,诸暨人深深体会到“先发”的优势和必要。就在转型升级大幕拉开之际,诸暨,思考起了带动产业发展的新平台。 “诸暨地理位置优越,北靠杭州,那里有阿里的总部;南邻义乌,那里是国际商贸的窗口。”市商务局局长杨炬认为,除了产品优势,诸暨更有着电商高地之间的地理优势,正所谓“洼地”效应,我市房租、仓储成本都低于这两个城市。 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政府支持等,是多位电商业内受访者普遍提到的诸暨优势。紧邻沪杭,拥有近10个高速出入口,交通便捷,无论是在发展电子商务的理念还是人才、信息、物流等资源方面都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以块状经济为显著特点的诸暨,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很好的产业基础。以蓬勃发展的实体经济为基础,既有稳定供应链又有开拓市场的内在动力,触网显得顺理成章。政府对电商发展的看好和扶持,也是重要利好因素。据统计,目前,全市宽带用户33万余户,手机上网用户达到74万户。2013年,我市日均快递收发量在8.5万单左右,全年达3200万单,业务量占到绍兴地区的近四成。 “我们立志打造电子商务创业之都。”市政府顾问莫路峰介绍。我市从2009年开始出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年至2014年,再次出台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专门出台扶持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在资金方面,从2009年开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电子商务发展,并逐年递增。2013年共计兑现补贴430余万元。2014年市财政统筹安排不低于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进全市电子商务发展,统筹安排800万元资金,专门用于扶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目前,诸暨已有诸暨电子商务园区、中国珍珠电商产业园、城东新城电子商务园、安华镇电子商务园、大唐电子商务园区、暨阳电商园、中关村漫游世纪(诸暨)科技孵化器、店口电子商贸港等,且初具规模,成为孵化、培育电子商务企业的集聚平台。 好处,经过了才能体味 电商换市,对于一方区域的发展、一个产业的提升、一家企业的转型和一户家庭的致富都非常有利,但这些,只有参与其中才能体味。 “电商换市”是一列呼啸向前的快车,搭上它才能拥有通往21世纪商务的美好前程,一个迟疑没搭上,就只能被历史无情地抛弃。 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我市的块状经济,无论是否有庞大的产业基础,多年的产业力量,都面临考验和升级。或许发展电商是一条事半功倍的捷径。因为,电商包含着许多的转型升级,无论营销手段、销售模式都是一种全新的升级和尝试,积蓄多年的品牌影响力、区域影响力都要在电商的大浪中搏击,闯过去了,自然会迎来产业和企业新的高度。 2013年7月30日,阿里巴巴(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与暨阳街道签订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双方共同组建阿里巴巴·诸暨产业带平台,把诸暨优质特色产品推荐给全国采购商。在线产业带帮助我市企业集体上网,以较低成本打响“诸暨制造”品牌,同时聘请阿里巴巴专家来诸指导,举办网销活动。在《在线产业带:为中国制造赋能》报告中,2013年诸暨产业带在全国101个产业带和专业市场中跻身前十位,交易额超过5亿元,一个全新的经济增长极正在形成。 随着互联网由信息娱乐功能向商务应用功能拓展,大数据、云计算广泛应用,“流汗经济”将加速向“流量经济”转移,电商也将从卖产品到产品、服务兼顾转型。 这些转变,快速带动着就业人员结构的变化。 位于环城北路的诸暨电子商务园区,总建筑面积40000平方米,目前已集聚了600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其人员结构和素质、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都不同于以往传统产业,白领式的就业生态快速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人”的提升。设想,如果有这样的100个商务园,就可以集聚五六万名青年学生,而青年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是创新创业的骨干力量。 电商的发展同样激发了农村的生机和活力,成为又一富民经济。赵家镇农民通过“网络节会”把香榧卖到了全国各地,去年网络香榧节创下3天销售2.4万单的纪录。在今年首届诸暨520网络珍珠节上,一件顶级珍珠产品拍出了426万元的天价,某个珍珠吊坠开团半个小时卖掉2300件,开团两小时销售额突破100万元。在这些网络年货节、网络珍珠节、网络杨梅节等节会中,电商主体都是农民,商品也以农副产品为主。 卖的不仅是农产品,叫响的还有诸暨文化。由于网络节会,光香榧、诸暨的搜索词一下子增加了40倍。香榧、珍珠成了地标性产品,诸暨的悠久文化得到了传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