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34年2月,原名为高州德明中学,解放后改名为高州一中。毗邻风光秀丽的潘州公园,现有已发展成为有90个教学班,师生员工6000多人(包括附属实验中学)的粤西名校。校园占地203亩,分教学区、运动区、学生生活区、教师村和远瞩园五大部分,区区相互连成一体,亭台楼阁点缀其间,既有雅致幽静的读书公园,又有展示学校师生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的大型雕塑。高品位的校园文化,颇具特色的人文景观,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学校被评为“广东省首批100所美丽校园”。 高州市第一中学原名德明中学,创办于1934年2月14日。是胡汉民、陈济棠等国民党元老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以中山先生的族名——“德明”为校名创办的学校,先(1934年2月14日)在香港九龙创办香港德明中学,后(1937年11月13日)在高州创办分校。1942年2月日本占领香港后,在日军的控制下,为方便殖民统治,日军将香港岛分成12区,九龙分成9区,新界分成7区,香港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为求学校师生之安危,香港德明中学1942年3月校董会毅然决定内迁与高州分校合并,并逐步发展壮大。解放后先后易名为“茂名县第二中学”、“茂名县第一中学”、“高州县第一中学”,1993年经高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行“高州市第一中学”和“高州德明中学”两名同用,国内用名为“高州市第一中学”,海外用名为“高州德明中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有110个教学班,9000多名师生员工(含附属实验中学)。 高州市第一中学原名德明中学,创办于1934年2月14日。是胡汉民、陈济棠等国民党元老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以中山先生的族名——“德明”为校名创办的学校,先(1934年2月14日)在香港九龙创办香港德明中学,后(1937年11月13日)在高州创办分校。1942年2月日本占领香港后,在日军的控制下,为方便殖民统治,日军将香港岛分成12区,九龙分成9区,新界分成7区,香港人民全面抵抗日本侵略。为求学校师生之安危,香港德明中学1942年3月校董会毅然决定内迁与高州分校合并,并逐步发展壮大。解放后先后易名为“茂名县第二中学”、“茂名县第一中学”、“高州县第一中学”,1993年经高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实行“高州市第一中学”和“高州德明中学”两名同用,国内用名为“高州市第一中学”,海外用名为“高州德明中学”。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有110个教学班,9000多名师生员工(含附属实验中学)。 由"高州一中"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G"及中文"一中"组成,底色为黄色,象征阳光与希望;"G"为蓝色,象征知识的海洋;"一中"为绿色,象征青春与活力;"一中"组成"风帆",象征高州一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又象征高州一中乘风破浪,再造辉煌;"一"字突破"G"的外圈,象征一中师生开拓进取,奋发向上,"一中"外形又象金字塔,象征高州一中师生勇攀高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