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文化(三)之孝河儿女

家乡区县: 山西省孝义市

高明和皮影戏

1939年生,山西省孝义市人,祖籍平遙。市文化馆研究馆员(正教授级)、国家一级美术家、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永久学术顧问、中国国际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当代艺术协会副主席、中国艺联副主席。编著:史书、皮影书、个人画集八册,其中《中国孝义皮影》获国家最高奖。国家书画院授“爱国主义艺术家”称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英格兰皇家艺术基金会授“银质勋章”等荣誉称号。从1948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 担任文化领导中,身体力行,含辛茹苦,无私坦荡,百折不挠地奉献了一切。他对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孝义皮影戏的复兴和发展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功绩永远不可磨灭。

高明回忆录:

1948年10月,“汾孝战役”基本结束,一天忽然接到地委通知要我回地委组织部(文水县西城村),经组织科长赵志文同志谈话后,便分配我到孝义县担任文教科科长。办理好组织手续,革命的紧迫感,驱使我第二天就直奔孝义县。一路上看到的是田野荒芜,一派凄凉的景象,杂草长得比人高,正好躲藏不时飞来的敌机。联想平川群众中流传着这样的几句歌谣:“兵农合一好,满地长的草„„。”不由得使我心潮翻滚,心里说:解放区同敌占区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革命的需要,更加激发了我接受新工作的信心。

首先,发动演职人员在剧本内容上进行了改革,突出现代剧的创作。经过一段时间大家又演出新剧《除四害》、《猪八戒背媳妇》《张羽煮海》等新剧,深受观众欢迎。

其次,又在灯光上进行了改革,因为灯光对皮影戏的演出效果有直接影响。提到“纸影”“纱影”都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品种,特别是“纸窗皮影”在全国木偶皮影会议上,只有山西孝义县一地独有,是珍贵的古老艺术遗产。他的特点是:腔调优美动听,乐曲是全国罕见的以小唢呐为主的吹腔音乐,孝义人称“皮腔”。古老原始的纸影用一种特别的呈文纸粘合而成,看不出粘结的痕迹。由于领导的支持扶植,我们的奋发追求,纸影艺术不仅得到拯救,而且得了新生,使他能够在祖国戏曲艺术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大方光彩在纱窗皮影戏和纸窗皮影戏的改革过程中,积极配合“土改”、“镇反”等各项运动,使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艺术贵在发展,遵照毛主席提出的“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发动群众参与改革,这是我们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27hanhan(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