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重信 开放包容 坚韧不拔 众志成城解读内涵:
“崇德重信”:崇尚道德和品德修养,重视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崇德要求深入推进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地方良好形象的基础,重信就是要使“信”渗透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以“信”来调节人际关系、维持市场秩序、提升政府公信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滦平是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标准语音的采集地,普通话说得最标准是滦平人的一个独有特征,要把“讲标准普通话,做诚信滦平人”作为滦平的一个品牌打造、推广和宣传。“崇德重信”不仅是立身之本、治国之道,也是立县之魂。将“崇德重信”这一优秀文化质素纳入滦平精神,不仅意味着对优秀传统的弘扬,也有利于引导新时代滦平人民加强修养,承传美德,有利于道德基础的奠立。“崇德重信”是滦平精神之根本。
“开放包容”:既包含了开放的博大胸怀,又涵括了包容的宽阔胸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发展进步。唯有开放,先进和有用的东西才能进得来;唯有包容,吸收借鉴优秀的文化,才能使自己充实和强大起来。滦平北靠内蒙草原,南临华北平原,是中原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地带,从历史发展中就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基因,正是这种开放和包容,才使滦平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品格和魅力。“开放包容”是滦平开明开拓、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高度凝练,体现了自信豁达的态度、雍容大气的气魄、天下一家的胸怀,是外在表露与内在品质的有机统一。滦平是承德市开放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窗口地带,实施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战略,推进三大重点经济板块建设,都需要开放包容的精神。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理念,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世界的眼光审视滦平、发展滦平。善于学习借鉴先进发达地区的科学技术、先进文化、管理经验,善于吸纳一切有利于滦平发展的有效资源和积极因素,善于改革创新落后过时的体制机制,保护创新者、支持改革者、鼓励探索者、宽容失败者,以更加宽广的眼界和心胸接纳四海客商,广交朋友,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和投资者来这里创业和发展。“开放包容”,是一种境界、一种胸怀,是一种气度、一种力量。“开放包容”是滦平人精神品格之象征。
“坚韧不拔”:坚定且柔韧,意志坚定、不可动摇。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一个人如此,一个区域亦然。“坚韧不拔”,是一种战斗力,体现了锲而不舍的恒心、百折不挠的意志、奋斗不息的精神。大力弘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就是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目光永视前方,知难不言难,迎难不畏难,攻坚勇克难,始终做到不动摇、不懈怠、不气馁、不退缩、不言败,以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投入到滦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去。“坚韧不拔”,是滦平人意志品质之表现。“众志成城”:万众一心,象金山岭长城一样不可摧毁,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众志成城”是滦平人民凝聚力的固有内涵,是现代滦平精神的突出表现。滦平要通过探索、突破、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一面旗帜。全县上下都要以发展为己任,同心协力,各展其能,有效整合和调动各类资源,形成强大向心力、凝聚力,为发展加速。在建设和改革的重大关头,滦平人民显示出的携手共进、坚如磐石的同心同德精神,必将推动滦平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众志成城”,是滦平开创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之体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