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敬渠(1705~1787),字懋修,号二铭,江阴(今属江苏)人,诸生。他好学,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礼乐兵刑、天文算数之学。他自负才学,游历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河北、陕西各省,结交当时名公巨卿,然而屡踬科场,终身不得志。所著除《野叟曝言》外,还有《纲目举正》、《浣玉轩诗文集》、《唐诗臆解》、《医学发蒙》等。
名著《野叟曝言》是夏敬渠于晚年所著。小说以明代成化、弘治两朝为背景,叙写文白一生的英雄业绩。文白字素臣,他文武双全,胸怀大志,是个“极有血性的真儒,不识炎凉的名士”(第1回),见宦官擅权,奸僧怙宠,国事日非,于是游历天下。他一路上除暴安良,济困扶危,相继救得美貌才女璇姑、素娥和湘灵,后皆纳为侧室。入都后,为皇帝及王子治病,显示起死回生之术,东宫太子尊以师礼,钦赐翰林。奉诏平定广西苗乱,大功告成又闻京中景王谋叛,立即匹马入都救护东宫太子,赴山东莱府保驾皇帝,尽除奸党。东宫太子即位,进素臣为华盖、谨身两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并以郡主配为左妻。素臣平渐平倭又建新功,天子加礼,号为素父,敕建府第,二妻四妾分居六楼。素臣于是大行其志,遂斥佛道,又东破日本,北平蒙古,南服印度,使拜佛之国皆崇儒术。素臣子孙蕃衍,皆得高官厚禄。小说结尾写除夕之夜,素臣四世同做一梦,意谓素臣当列于圣贤行列,地位当不在韩昌黎之下。
作者把自己的才学和生平的梦想都凝铸在文素臣身上。作者不曾中举,文素臣也是不第,但终于以白衣身分做了国师,做了宰相。作者生平谙于经史,兼知医诗兵算,文素臣也是谈经论史无所不通,还把四个爱妾分别收为医诗兵算的女弟子。作者一生坎坷,却渴慕功名富贵,于是写文素臣位极人臣,享尽人间荣华富贵。小说描写文素臣,极尽浮夸,最后奉他为圣人。书中许多描写不合常情,而且根本违背自然法则。文素臣的形象按道学家的尺度是高大无比的,但他是不真实的,这个不真实的形象倒是真实地反映了封建道学家的心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