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说了吃的,咱再来聊一聊岳池的旅游特色吧!离得最近的有凤山公园,响水翠湖,稍远的有金城山,顾县古镇,金马湖生态公园,桃儿山,越江河瀑布。这么多的观光地,我们就先看看顾县古镇吧!
顾县古镇,位于四川省东部,广安市北陲,岳池县东北部。因为该镇为岳池县建县之初的县治所在地,故被取名为“故县”,民国初年更名“顾县”,即回顾之意。曾经有过的县城建制,使顾县古镇在街市建筑、人们生活习俗和文化心理等方面都积淀了不俗的内蕴。虽然世易时移,旧县城遗迹已淹灭在历史的烽烟里,但就从保留下来的顾县场镇房屋建筑格局和街道名称看,依稀可见古城风貌。古镇上保留下来的一条长约千米的老街,仍然继续演绎着古镇原汁原味的人间百态。
顾县古镇是岳池县的历史源泉,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多年前的唐代岳池建县之始。公元697年(唐武周皇帝万岁通天二年)分南充、相如(今蓬安)2县置岳池县,县治在今顾县镇。公元732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岳池县治迁徙伏江里,原治所降为场镇。宋代时置故县镇,清末民初更名为顾县场,1940年与东板乡合并为顾东镇,1952年设顾县镇,1966年更名东升镇,1971年复名顾县镇,1984年顾县乡并入,1992年高桥、观桥2乡并入。
走进古镇老街,首先感受到的是川北古老的市镇民居。街上的房屋多是全木结构,以楼房为主,多则三层,少则两层,明显比寻常小镇来得大气。不少楼房有花窗雕饰,陈旧而不失雅致,工巧的刻镂可见昔日技艺的精湛,透露出造房主人优雅的品位。楼前悬出的玲珑走廊,料是闺中少女打街望景的好所在。老街上年轻人都已外出打工,留在镇上的多是老人和小孩。不逢赶场的日子,街上很冷清,少许人家半敞的门前随意搁着几条凳子,三五老妪聚在一起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街上的店铺不多,商业都集中到新街去了。老街上最多的是茶馆,古朴而宽敞,一律的八仙桌、长条凳,土砌的老虎灶上坐一排黢黑的镔铁壶,“哧哧”地冒着热气,行人从门前路过,忍不住想进去坐一坐。与街巷的冷清相反,茶馆凝聚着古镇永恒的闹热,镇上以及远近乡邻的老者几乎全都集中在这里,泡上一杯清茶,在纸牌麻将的玩乐和陈年旧事的闲聊中打发晚岁光景。清一色的老式茶馆和老迈茶客,使古镇愈发显得古老而悠远。
顾县古镇的宗教文化久盛不衰。明清及民国时期,场镇及市郊均建有多处寺庙。火爆的庙会带来了商贸的繁荣、旅游的升温、经济的发展和文化档次的提升。为纪念蜀郡太守李冰建的聚圣宫(川主庙又名聚圣宫),由戏楼三开,大殿及厢房组成,占地面积千余平方米,坐落在老街中段。
步行在古镇的老街上,一座古朴典雅、坐东朝西,两层递进式翘角飞檐的古建筑映入眼帘,六合大门正上方,写着斗大的红色大字“聚圣宫”(川主庙又名聚圣宫);两只石狮背靠水桶粗的檐柱,威严地卧在大门两侧;风化的石梯斜铺而上,石梯中间雕刻着一条蛟龙,目不转睛地瞪着前方的金城河水。拾级而上,进入川主庙的第一进(偏殿),是千余平方米的四合院里。穿过庭院,再跨十步石阶,进入川主庙第二进(正殿)。正中供奉着李冰神像,神态栩栩如生;朱漆大柱上刻着他的功绩:“深淘滩,低作堰,懿训昭垂为准为则;湾截角,正抽心,仪型作式无颇无偏”。 正殿两壁则是五幅彩绘,描绘的都是李冰治水的场景。
从庙中碑文可知,川主庙建于1782年(清乾隆四十七年)以前。当时,绕镇而过的金城河,一遇暴雨便洪水泛滥,水患时常侵扰场镇居民。不知何人沿用了战国蜀郡太守李冰治水的经验,在金城河上筑堰治水,金城河水驯服了,百姓得以安居乐业,顾县场上的商贸也繁荣起来了。后人为了缅怀李冰的功德,便集资在此修了川主庙,供奉李冰神像。
怎么样?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想马上去古镇体验一番那里的风土人情啊!那就关注我吧!让我带你走进我的家乡--岳池!
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Aiyara_Lin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60628983.html
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多多支持我,多多送梧桐子,多多顶观点,多多留言,有访必回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