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李尚大幼时在家乡慈山小学读书,后升入厦门双十中学和集美中学就学。及长,就读于福建学院及暨南大学。毕业后,27岁的李尚大于民国36年(1947年)出任安溪蓝溪中学校长,后在厦门与人合资经营“太平进出口行”。民国37年(1948年)9月往香港,在香港度过一段艰辛的生活。1952年,32岁的李尚大前往印尼经商。初到印尼,人生地不熟、语言不通。李尚大先在一家商行当职员,边干边学,很快掌握经商知识。不久,自幼聪颖、敢干敢闯的他就与友人合作成立一家进出口公司,经营土特产品及花布生意。
成立公司
20世纪60年代,李尚大成立了属于自己的进出口公司。在他的精心经营下,公司生意兴隆,规模也不断扩大。60年代末,当看到国际市场木材价格不断上扬,印尼又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可供开采,精明能干的李尚大立即将积累的资金投入木材业,以其父的名字创立和声(木材)有限公司,自任董事长,主营种植、木材砍伐、加工、出口等业务。在他的积极努力下,先是获得印尼政府批准,在苏门答腊岛拥有5万公顷森林;后又获得政府划拨,拥有西加里曼丹1.8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开发权。不久,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0多个伐木加工场,木材加工厂、胶合板厂、造纸厂和瓷砖厂相配套,在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跨国集团公司,其公司所产的海鸟牌胶合板闻名世界,每年出口量达20多万平方米,为印尼十大木材出口商之一。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李尚大除主营木材业之外,还兼营钢铁厂、房地产、棕榈油等行业。近年来,他还在万隆开发了一个占地1万多公顷的科学城,在印尼华侨、华人中享有良好的声誉。
家乡情节
在外事业有成的李尚大一直怀有浓厚的家乡情结。1985年12月,李尚大首次启身返乡,回到阔别数十年的家乡——安溪县湖头镇湖二村,受到县、镇领导和家乡亲人的热烈欢迎。当他到由其父倡议创办的、自己曾经就读过的慈山小学校舍走访时,看到校舍已经破旧,李尚大立即决定捐建新的教学楼,以此来回报家乡。第二年,再次返乡的李尚大看到家乡仅用108天的时间,就建成了一座拥有18间教室的标准、宽敞的教学楼时,心中感到十分满意,又捐建了第二幢教学楼。1987年,再次返乡的李尚大决定创建慈山学校初中部,他请专家、好友到湖头为慈山学校选址,还专门从厦门聘请总工程师和设计师,对小学部及初中部的教学楼、实验室、音乐美术室综合楼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自此,李尚大炽热的故乡情一发而不可收,他经常返回家乡,捐赠巨资在家乡举办诸多公益事业,为家乡的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回馈社会
1989年,由李尚大与其弟李陆大合作在家乡捐建的慈山学校初中部校舍全面落成,当年秋季开始招生开学。接着,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李尚大、李陆大昆仲合作捐建的慈山财经中专学校,又于1992年秋季面向全省招生。通过若干年的持续建设,总占地230亩,总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拥有 400米标准跑道和1800平方米的风雨体育馆,馆室配套,中、小学和慈山财经中专学校共为一体的慈山学园,矗立在文化古镇——湖头,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的办学条件,为家乡安溪乃至全省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和具有一定素质的劳动者。
创办于1958年的安溪农业中学,坐落于湖头五阆山麓,是福建省创办较早的农业职校之一。1991年,当李尚大获悉该校濒临停办时,即决定接办这所农中。他专门从福州邀请省农科院专家前来考察、论证和指导,先后捐资兴建了教学楼和综合办公楼,增添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实验场地。该校现占地160亩,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1995年,更名后的安溪慈山农业职业中专学校与福建农业大学成教学院合作,成立联合教学部,面向泉州市招生,并成为安溪的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
厦门集美专题链接:http://www.wutongzi.com/kan/fujian/jimei.html
能力秀主页链接:http://abc.wm23.com/yqm0307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