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油面
油面是太谷县的传统食品,状似馒头,经油炸制而成。外酥内软,香甜可口。清乾隆年间,太谷县即有油馍、油食等油炸食品。到咸丰、同治时,西街“隆盛长”(原名“隆盛昌”)开始生产油面,专供大户人家食用。后来“文”子字号(文元堂、文令堂、文成堂)增加原料,改进工艺,使油面更富特色。“文”字号逐渐取代“隆盛长”,成了制作、经销油面食品的大字号作坊。油面本为年节佳品,由于“文”字号闯出了名声,遂成为民间常食的一种面食及馈赠亲友的佳品。
五、圣药“定坤丹”
圣药“定坤丹”“定坤丹”,被世人公认的圣药,是山西中药厂特产妇科名药。其处方奇妙,配伍得宜,除具有调经活血的特殊效力外,兼有理气、健脾、补血、止血、镇痛、强壮等作用。据历史记载,定坤丹始创于清代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当时,京师太医院广集全国名医,编纂综合性医书《医宗金鉴》;时值宫内嫔妃郁血成病,影响皇族嗣衍,于是乾隆下旨将该项女症列入研究内容。由于名医荟萃,集思广益,汇集奇方,溶人参、鹿茸,当归、红花、三七、于术、枸杞、香附、鹿角霜等于一剂,付诸临床,屡治屡效,乾隆大喜,取“安定坤富”之意,将这个处方成药命名为“定坤丹”,列为“官帏专用圣药”,连当时编纂的《医宗金鉴》也未准收入。时朝廷监察御史孙延夔,系山西太谷人,因母亲患妇女病,久治不愈,便设法从太医院将“定坤丹”处方抄出,交其家庭药铺“保元堂”配制。果然药到病除,以后给其他眷属服用,效果亦佳。后来孙家败落,“保元堂”药铺倒闭,定坤丹处方传到广升聚。从此,这个“官帏专用圣药”便成了民间妇科良药。1979年定坤丹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全省优质产品,1980年荣获国家银质奖章。如今,这一妇科名药已畅销全国和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龟龄集
龟龄集[2] 从二十世纪初开始,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一九一五年参加当时农商部举办的“国货展览会”,同年参加“巴拿马赛会”,一九一九年参加“山西省第一次实业展览会”,一九二九年参加“西湖博览会”,均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及奖状、奖章。
龟龄集行销香港、澳门等地区,远销东南亚、非、欧、美洲等的二十一个国家。一九七九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药品多样化的要求和适应出口的需要,即要求此药在原有的散剂剂型外,再增制一种酒剂。经过五年时间的研究,终于在一九七八年试制成功了具有我国独特风味的名贵药酒——龟龄集酒。龟龄集酒以佳酿汾酒为底酒,以现代科学方法进行方剂的组合、配伍,因而它的色、香、味俱臻上乘。在香港一次国际药酒厂商品会议上,龟龄集酒被评为药酒中最佳品。龟龄集酒一经问世,即受到普遍欢迎,除因它保留有汾酒的浓馥醇香因素外,主要还具有同散剂龟龄集相同的疗效而且有比散剂显效快、副作用小等特点。一九八零年获全省优质奖。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