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昆(1837~1908年),清末将领。字荆山,亦作景山,民间称为马三元,原籍蒙城县西马家集,后迁居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城)。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74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7月朝鲜事急,奉令率军至平壤。在平壤保卫战中,他指挥所部奋勇抗击,重创日军第九旅团。但因主帅叶志超贪生怕死,指挥失当,终于败回国内。1895年在辽河下游与日军作战中,马玉昆虽英勇善战,但由于清军各部不协,仍以清军失败而结束。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调还直隶提督。
庚子之变时,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八国联军。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及那拉氏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太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清史稿》:中日之战,淮军既覆,湘军随之,唯豫军强起支搘。庆与玉昆先后失利,亦不复能自振焉。东三省练军自成军后,终未当大敌,而依克唐阿、长顺一奋其气,遂保辽阳而无失,中外称之。丧师辱国者数矣,此固差强人意者哉。
天津人为了纪念这位马玉昆,在河北区内曾集资修建马公祠。据说,朝鲜居民为他建庙祭祀,把他与唐朝的薛仁贵、明朝的戚继光称为中国三杰,将三尊塑像并列在供台上。蒙城县政府投巨资对马玉昆故居马公馆将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抢救性维修。马玉昆在四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同其他爱国将领一样,有镇压农民起义的一面,但当列强侵略加剧,民族矛盾上升时,他也有敢于抵御外侮,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一面。蒙城县政府近日投巨资对马玉昆故居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抢救性维修,并向社会开放。这都说明,凡是为国家、为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将会永远铭记他们。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