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曹梦九
电视剧《红高粱》中,“一阵风一阵雨一阵晴天、半是文半是武半是野蛮”,“难琢难磨”的高密县长朱豪三,被于光荣演绎得淋漓尽致。朱豪三的原型为曹梦九,曹梦九在小说《红高粱》中系真名实姓。电视剧中,莫言所钟爱的人物朱豪三,戏份贯穿始终,成为与九儿、余占鳌并驾齐驱、三足鼎立的人物。那么,真实的曹梦九究竟是什么样子?曹梦九在高密县长任上有哪些作为?
因部下“伤风化”,曹营长引咎辞职回家种田
1886年,曹梦九生于天津韩家墅村,家境殷实,幼时入读私塾,曾入韩家墅陆军讲武学习,在冯玉祥部当兵。
曹梦九身材魁悟,性格刚直,肯动脑,讲义气,颇受冯玉祥赏识,屡被提拔。1919年,冯玉祥任旅长的混成16旅(通称西北军)驻扎湖南常德期间,曹梦九由2团3营营副提拔为4团1营营长,此时韩复榘为3团1营营长。1921年,冯部兵进陕西,驻扎西安,混成16旅扩编为第11师,师长冯玉祥兼任陕西督军。曹梦九被冯玉祥调到身边,成为警卫营营长。
不久,曹梦九因部下违犯军纪,有伤风化,受到冯玉祥的严训。自尊心极强的曹梦九引咎辞职,回乡务农。营长一职,成为曹梦九军旅生涯的最高官职。
曹梦九部下所犯“风化”案,据称是其手下一士兵所为。这士兵戴着墨镜,与一摩登女子乘坐洋包车,勾肩搭背,招摇过市。冯玉祥乘车外出,发现此况,当即截住盘查,由此事发。
回乡后,曹梦九耕读不辍,以饱读史书、见多识广、正直好义、疏财济困而闻名乡里,1924年被举荐为乡长。
当县长数载,人送绰号“土耳其”“曹二鞋底”
1930年,韩复榘上任山东省政府主席。安顿停当,便将曹梦九招来济南,委任为省政府参议。曹梦九比韩复榘大4岁,两人在西北军时义结金兰。
省政府参议权力不小,却清闲自在。曹梦九人至中年,大志未泯,蛰伏数年,再想作为,便向韩复榘提出,要下去干点实事。韩复榘一口答应,且给他选好了地方——名邑大县曲阜。1931年12月,曹梦九上任曲阜县长,治怠治乱,禁赌禁烟,雷厉风行。没想到,圣人圣地的官不好当。孔氏家族一些上层人物利益受到侵犯,到处告状。韩复榘明知系诬告,为照顾周全,不得不将其调走。在曲阜只待了大半年,曹梦九转往平原县任县长。
来到平原县,曹梦九一如既往,大刀阔斧,惩恶扬善。因其解决民众吃水之难,平原乡民立“曹公梦九井碑”;他剿匪除乱,不仅安民保境,连周围各县也受其惠,济阳、高唐等七县绅商民共建“平原县县长曹公梦九德政碑”;而平原县绅民,干脆将“县长曹公梦九德政碑”立到了省府济南的商埠公园。
曹梦九特立独行,出门行头常常是西装、土耳其帽、文明棍,人送外号“土耳其”;曹梦九与韩复榘一样热衷断案,审讯时,他动辄以牛皮鞋底打人犯屁股,被人称为“曹二鞋底”。
曹梦九“粗暴”断案,必有过失。直到他到高密后,还有平原人告他。1936年3月,国民政府监察院监察委员田炯锦提出弹劾曹梦九议案,称其在平原县长任上草菅人命、贪赃枉法。之后,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派员调查,提出将其“移付惩戒”,“刑事部分移交法院侦查”,后来没了下文。
曹梦九惯用鞋底打人,并非仅仅是口传。在中央公务员惩戒委员会提交的调查报告中,就有曹梦九“私置鞋底刑具”之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