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乳山儿童游戏(四)

家乡区县: 威海市乳山市

跳绳

    跳绳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唐宋明清都有记载。唐朝称跳绳为“透索”、宋称“跳索”、明称“白索”、清称“绳飞”,民国以后才称“跳绳”。

    跳绳,是不仅是项游戏,也是一种体育活动。只要肢体没有残疾,谁都能跳。跳绳的随意性很大,可以一人跳或多人同时跳,男女可以混跳。只要有空,再找一根合适的绳子就可以操练,想跳就跳,不想跳马上可以停止。

    独自跳绳,绳可以短一些。众人一起跳,那就要准备一条长绳。跳绳的花样很多,有双脚蹦、单脚蹦、双脚轮流蹦、跑跳、后退跳、向前跳八字、向后跳八字等等。多人跳绳,由两人扯绳,摇绳的节奏要一致,跳绳的人要瞅准绳子上扬的机会马上跑到绳下,并拢双脚跳起来躲过落下的绳子。随着上场人数的增加,各种各样的跳法都出现了,看上去眼花缭乱,个个手舞足蹈,前仰后合,有转着圈跳的、有拉着手跳的、有手搭他人肩膀跳的,有单脚落地的,有双脚落地的,还有双脚轮换着跳的,只要别踩了落下来的绳,怎么跳都可。

    跳绳对大人来说,可以锻炼身体,是项有氧活动。对孩子来说,不仅有上述的好处,对锻炼孩子在身体平衡、节奏平衡、手眼协调、目光敏锐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老鹰叼小鸡

    老鹰叼小鸡,又叫老鹰捉小鸡,有的地方叫虎拉羊羔。这种游戏可以由小孩子们自己玩,也可以由大人和孩子共同玩。男孩女孩都适合。

    老鹰叼小鸡,一般是幼儿及小学生喜爱的游戏。找一个活泼、好动、机灵的孩子充当老鹰,再找一个身体强壮、有组织能力,有较高保护他人意识的孩子充当老母鸡,或者由老师或家长充当,小鸡一般由参与玩耍的所有孩子充当。小鸡要在老母鸡的身后,一个挨一个揪着前面人的上衣下摆。当老鹰伺机要抓住后边的小鸡时,老母鸡在前面要张开双臂扑打,并带领后面的小鸡左躲右闪,后面的小鸡一定要听从老母鸡的指挥,老鹰往左扑时,老母鸡就要往左阻挡,此时小鸡们就要往右躲,母鸡往右阻挡时,小鸡就要往左躲,这样能有效地防止被老鹰叼去。

    老鹰叼小鸡游戏,锻炼的是小孩子的团队意识,让孩子学习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要有高度的防犯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同时这种游戏能够体现军事上敌我双方你进我防、你疲我守的攻守战略方针。

丢毽子踢毽子

    丢毽子、踢毽子,是女孩子的游戏,男孩子玩的少。制作毽子的材质最普遍的有羽毛和彩布条,填充物有砂粒、米糠、玉米粒、小铃铛,女孩子爱干净,一般喜欢填充玉米粒。

    常见的毽子有两种,一种是由一组薄铁片叠一起中间打成小孔固定一个塑料管,管中插几根染成红色、黄色、粉色、绿色、橙色的鸡毛或鹅毛。另一种毽子是由一个填充了玉米粒的正方体和无数组彩布条组成的。正方体是由四块2寸-2.5寸见方的正方形的布片缝合成。将正方体填充适量的玉米粒,喜欢玩时听响声的孩子还可以填加一两个小铃铛在里面,缝合严实之后,将多彩的碎布头撕成长短差不多的条条,布条不易太短,那样毽子显得太小气不漂亮,布条也不易太长,太长则毽子显得过大,玩起来不是揽手就是揽脚。将三五块布条叠为一组,用针缝在正方体的表面,正方体上缝的布条太少了不漂亮,想要毽子制作的漂亮,就将正方体完全用布条盖住最好。

    丢毽子用的是上肢和双手。参与人数不限,可以独玩,也可以两人比赛,还可以多人轮流丢。丢毽子的方式也有两种,一种是两个毽子由单手在空中轮换抛接,一种是三个毽子由双手在空中轮换抛接。不论哪种玩法,凡有一只毽子落地就算输了。再由下一个人上场表演。

    踢毽子用的是下肢和双脚,有时候还要用到一只手。参与人数也不限,玩法可以独自踢着玩,可以两人轮流踢,也可以多人围成圈,按顺时针方向踢给下家。

独自踢毽子的方式有好多种:

    最简单的有单脚踢一只毽子;双脚踢一只毽子。

    再复杂一点的有单脚踢两只毽子,这一种要用到一只手,踢法是:一手拿一只毽子,一脚踢另一只,踢出去的那一只,手要接住,手里拿的那一只要用脚再踢出去,这样交替轮换,以次数多少决胜负,凡毽子落地就算输。

    更复杂的毽子踢法,有左踢、右踢、左尖、右尖、左拐、右拐等动作成套比赛。

    丢毽子、踢毽子游戏,堪称一种体育运动,既锻炼了四肢的肌腱,又加强了四肢和手、眼的团结协作能力,更是女孩子愉悦心情、强身健体的良好活动。

    玩游戏,对于一群啥都好玩的儿童来说,想起什么就玩什么,常常是好多游戏轮着番地玩,当年哪里有一群女孩子,哪里就有踢毽子、跳绳、跳房、摸瞎乎捉迷藏,拾绞,摔哇哇响的欢叫声。时过境迁,我十分怀念过去那种玩的时光,面对如今儿童热衷的网络游戏,我知道,他们这一代永远也体验不到上辈人童年所拥有的那份欢乐了。

 

张人浚(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