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大竹县美食——面条篇

家乡区县: 四川省大竹县

大竹县位于四川省东部,这里因麻多、竹多,素有中国苎麻之乡、川东绿竹之乡的美誉。今天,我要说的却不是大竹的麻和竹,而是这里的面条。“万源的黑鸡,大竹的面,渠县的黄花最好看”一句市井广泛流传的顺口溜足以看出,大竹的面条早已是名声在外了。

      走进竹城,大街小巷都能看到面馆。一般的面馆占地也就几十平方米,从外观看上去没有那些酒楼、茶楼场面大,光鲜靓丽,但你千万别小瞧他,就这几十平米的小生意也能挣大钱。在竹城众多面馆中,北门转盘边的“友谊面”;竹中旁边的“满园春”;建设路的“吴铭阁”;老三中旁边的“德荣祥”;内东门的 “建平面”。这些都算是老字号了,生意超好。像这样的面馆一天卖上百斤的面条也是稀松平常,一个月纯利润上万元那也是小菜一碟。特别是每天早歺时,竹城所有的大小面馆吃面的人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座无虚席。有时候面馆内不够座还要在街边摆上桌子。即便这样,还是不能满足广大食客的要求,许多面馆还出现了排队拿号等吃面的现象。

      大竹的水面是扁的,和重庆、成都的圆形不同,更与众不同的是,大竹面条生意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文化,而绝不是羞羞答答地隐藏在早点的背后。“友谊面馆”——“ 四海之内皆兄弟”,能坐在一起吃面也是一种缘分,我们以面会友,情谊相通;“德荣祥”——蕴含着高德、荣光、吉祥,光听这名字,你就止不住要进去尝一尝,好讨个好彩头;“满园春”——满园春色谁人不喜欢?“吴铭阁”又岂会无名呢?整个招牌透露出店家的万分自信,“面好不怕巷子深”,就算你掩藏在花鸟市场之中,人们也能把你找到。

      大竹的面条色、香、味俱全,否则无法满足大竹人那挑剔的味觉。它的佐料丰富,葱、姜、蒜一应俱全,香、辣、麻必不可少,再加上每个店各自不同的秘方,多达十余种,光是佐料都要摆满一张桌子。一般的店家只是上午卖面,下午就准备次日的材料。其中以炒臊子最为关键,足足要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这也是店家的独门绝技,不是你想学就能学的。为了臊子味道纯正,店家通常是在一个信得过的屠夫那里买来上好猪肉,剁成馅,再把这些馅放在一口大锅里翻来覆去的炒,边炒边加入他们独家秘方配制的香料,一直要把肉炒到色泽泛黄,香气四溢,让人不禁口水连连。这还不算完哩!最后,还要把炒好的臊子放在高压锅里,再压上个几十分钟,直到把臊子压到烂熟为止,以达到鲜香嫩滑,入口即化,绝不留渣的效果。

      “二两少海椒少芝麻、三两加蛋、一两清汤加臊子、二两起软点儿、三两不要海椒多葱……”早歺时的面馆,店老板用话筒向灶台边打佐料和煮面的师傅的喊声尤如唱民歌般响亮。当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放在你面前时,你很难想象到他之前经过了多么繁琐的工序,蕴含着店家辛勤的汗水和浓浓的爱。你现在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准备吃了?慢着,别慌,在吃之前请你先喝几口店家特意为你准备的开胃和汤。和汤就是在高汤里面放少许葱花,在吃面之前先喝上两口暖暖胃。然后,你就可以狼吞虎咽地开吃了。当你把搅拌好的面条夹进嘴里时,一股和着臊子香气的面香便会从你口里钻进你的鼻里,然后再从你的鼻里返回你 的口里,最后才会顺着食道到达你的胃里。面条根根劲道,根根爽滑,仿佛一不小心就会把自己的舌头都吞下去。吃完之后,千万别忘了再喝几口和汤漱漱口,清清肠胃。

      不知道是大竹的面条造就了大竹人的性格,还是大竹人成就了大竹面条的美名。性格耿直,豪爽的大竹人喜欢吃面,他们喜爱吃面时,那一喝到底的爽快劲儿。所以那些不管是在外打工、求学、经商的人,只要踏上了大竹的土地,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美美地吃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竹面条。远方的朋友,如果你们有机会来到大竹,请你一定要尝一尝营养健康、鲜香可口的大竹面条

活雷锋(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