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潭人民的抗日斗争

家乡区县: 广州市增城区

派潭人民的抗日斗争 派潭镇是革命老区,在革命斗争中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和可歌可泣的事迹。记者昨日从派潭镇获悉,派潭镇已策划将“红色资源”与“绿色资源”结合起来,开辟“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旅游线路为“白水仙瀑——小迳村革命根据地——派潭解放纪念园”。目前,位于派潭村马村合作社的“派潭解放纪念园”已规划完毕,预计春节后动工建设;小迳村革命根据地已被广州市委党史办和增城市委党史办确定为“党史教育基地”,派潭镇将在小迳村建设革命斗争史展览馆,张挂近百幅珍贵革命史料照片,再现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历史。

  再现派潭人民光荣的革命历史

  据史志记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原籍就在派潭。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中国革命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增城是全国抗战的一个缩影。1938年10月,日军进犯华南,增城大部分地区沦陷,中国军队驻守增北山区同日军对峙,派潭便成为广东抗战的前线。在增城敌后坚持抗战的游击队,经过战斗的洗礼,发展成为东江纵队的一个组成部分——东江纵队第四支队。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广东当局在全省挑起内战,东纵四支队从永和根据地转移到增北山区奋起自卫还击。1949年,中共增城县委和东江纵队三支六团在增北成立,大力开展迎军支前和扩军建政工作,迎接解放。10月,南下大军抵达派潭,全歼国民党守军,解放了派潭,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派潭解放纪念园纪念17英烈

  1949年10月12日,南下大军四野一三一师抵达龙门永汉,分两路向增城进军,一路经正果向增城进发,另一路由浪拔折向都田直插派潭,再进军增城。当夜,直插派潭的四野一三一师三九一团已进驻围园、马村、鹅兜等派潭圩周边村庄,对驻守派潭圩的国民党保安总队张毅大队作了钳形包围。晚上9时,南下大军向敌据点发动进攻。起初,敌人还以为是“土八路”骚扰,负隅抵抗,后见信号弹在夜空闪亮,又有大炮轰击,知道我南下大军已经抵达,便无心恋战,缴械投降。但敌大队长张毅仍带一队人马在博爱堂的炮楼负隅顽抗,后遭我军炮火猛烈轰击,敌人防御工事大部分被摧毁,部队发起冲锋,敌人走投无路,被迫投降。战斗仅进行半个小时便结束,敌保安大队长张毅、联防中队长温汝钦等官兵全部被俘。拂晓,南下大军又解决了大埔村反动自卫队,派潭宣告解放。在解放派潭的战斗中,南下大军全歼国民党守敌1个保安大队和1个联防中队以及1个地方反动自卫队。为了派潭人民的解放,我南下大军牺牲了17名战士。解放后,派潭人民政府在派潭圩修建了烈士纪念碑,以志纪念。

  派潭解放50多年来,派潭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为新中国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17位烈士。

  为了让后辈永远记住他们的事迹,派潭镇决定规划建设“派潭解放纪念园”,使之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增城红色旅游的一个亮点。“派潭解放纪念园”占地面积约13000平方米,除了对原烈士纪念碑进行修缮外,还将增设烈士纪念馆、烈士雕像及烈士纪念林等。

06004625(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