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年画

家乡区县: 天津市西青区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木版印绘制品,是中国著名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杨柳青年画产品行销北方及东北、内蒙、新疆各地。对河北武强年画、东丰台年画、及山东潍县、高密及陕西凤翔等地年画都有一定影响。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了极大发展。杨柳青年画已知最早的画店为戴莲增、齐健隆两家,他们最初可能都是画工,以人名代店名。戴莲增画店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明代崇祯年间,后来,戴、齐两家又分为很多画店,重要者为“莲增、美丽、莲增丽;健隆、惠隆、健惠隆”。

清代光绪以前是杨柳青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那时,天津杨柳青镇及其附近村庄,大都从事年画作坊生产,可谓是“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年画因以产地得名。 康乾时期,杨柳青年画的风格严谨,背景简洁,注重人物神情的刻画。嘉庆、道光年间,杨柳青年画的风格渐趋活泼,画面热闹、色彩丰富,背景也各式各样。

鼎盛时期,杨柳青年画发展到以杨柳青镇为中心,包括周遭的南乡三十二村庄(杨柳青、周家庄、李家庄、赵家庄、古佛寺、炒米店、木厂、冯高庄、郭家庄、大杜庄、小杜庄、宣家院、毕家村、小甸子村、宫家庄、阎家庄、康庄、房家庄、东西流城村、老君堂、岳家开、王家村、大沙窝、小沙窝、新口村、郑家庄)都在印制年画。

昝金雨(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