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扬州老鹅的经营方阵之中,名气最大的要数“黄珏老鹅”,黄珏是扬州北郊的一个乡镇。据说到清代,地方官员曾经用黄珏老鹅招待过下江南时路过扬州的乾隆皇帝,黄珏老鹅也因此而名扬天下。据当地居民介绍,黄珏老鹅做的好的有三家,谢、吴、张。吴家现在改以猪头肉扬名,张家在乡下,历史最久但这几年比较保守没有发展。所以,如今公推的是谢家老鹅最好吃。在镇东过了黄珏桥,就到了谢家。谢家现在主要做老鹅的是两个儿媳妇,人称老鹅西施。据谢家媳妇介绍,除了这作料配方是保密的以外,谢家老鹅好吃的要点还有这么几个:一是选用散养鹅,二是现杀现煮,三是手工拔毛,四是木材烧制。特别之处就在于卤汁的配方了,香气四溢、回味无穷,至于是怎么做出来的,那是人家的“知识产权”,我们也无从知晓。老鹅买时肉卤分别放在两只塑料袋里,一只盛鹅肉一只装橙黄的卤汁。老鹅的点睛之笔就在这卤汁,卤汁决定了老鹅的口感和风味。老鹅做到一定火候时,肥肉可当瘦肉,皮也可当肉,吃完才发现忘了吐骨头,余味绵绵持久。鹅肉浸透汤汁即可入口,暗灰的是肉金黄的是皮。有忽浓忽淡的清香在鼻尖晃悠,入口之后凉飕飕的一片,有油的力量而无腻的烦厌,咀嚼又玩味出滑溜溜的清爽快感,迫不及待地咽下去后只有一个念头:不好,没尝出味儿来,再来一块。
在扬州,估计很少有人说自己不喜欢吃老鹅的,扬州人的老鹅其实就是盐水鹅。每次去都要排很长的队,有时候去晚了还买不到,通常都是来个半只,有时觉得不过瘾,再带上一个鹅头或是一副肫肝。老板会麻利地将老鹅剁成块,码进袋子,倒进特制的乳汤,再熟练地扣上红绳。从老板手里接过老鹅,美滋滋地拎着,一路走,一路晃。
葛红兵在他的《鹅黄色的扬州》中写到:你不理解盐水鹅在扬州人心目中的地位,一锅鹅汤能用一百年,扬州人崇尚一百年的老鹅汤烧出来的盐水鹅,每每傍晚回家的时候,会专门去那里买上半斤,为什么呢?这个答案你要去扬州白这样的烧酒中去找,去扬州评话当中去找,到烧卖、干丝当中去找,扬州白只有和盐水鹅搭配才能出味道,烫干丝也只有边上放着一盘盐水鹅,它的成色才真实。 用了上百年的老汤老卤烧制,这大概也是扬州人为什么把盐水鹅叫做老鹅的原因吧,当然用来烧制的鹅,也要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老鹅,名字叫“老”吃起来却一点都不老,很嫩。细嫩的肉质是老鹅的一大特色,外表油亮、香气扑鼻,吃到口中,与舌头接触的一瞬间,口味特别好,松、鲜、嫩、香,不愧是百年卤味,越嚼越有味道。 炎炎的夏日,傍晚时分,坐在风口处,吃上一口老鹅肉,呷一口酒,那日子过得“老”舒服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