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五)

家乡区县: 亳州市涡阳县

二十、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人若说话太多,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越是说的多,越是没话说,越是没话说,越是窘迫。所以,还不如只选择紧要的、必要的说,或者保持沉默。 适时沉默能让你安静下来并听到别人的意见,从而使双方的交流更加愉快,他的存在就像乐谱上的休止符一样重要,能让你更好的掌握谈话的节奏。 “我自从学会闭上嘴巴后,获得了更多的威望和影响力”

二十一、无之以为用

老子处事智慧:聪慧、镇定、从容、深刻、宽广、无私、忍让、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在墙壁上凿出门窗而建成房屋,在房屋的中间空虚处,人们才能居住。所以,拥有器物,是作为财富而要想使这些器物发挥效用,却在于他们的虚空处。 我们可以借鉴老子对有与无的这番辨证阐述,去思考、甚至解决很多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将无当成有,为虚空无形的一些事物而发愁、忧虑,就像有人整天幻想自己买彩票中了五百万,因而不肯脚踏实地的去工作,要知道,只有保持虚无的心态对待自己拥有的东西,才能真正拥有它们。 给自己内心多留一些空间,其实是给自己留下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我们都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充实自己,所以内心一定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也就是所谓的虚怀若谷,这样就能吸收无尽的知识资源,容纳各种有益的意见,从而使自己丰富起来。

二十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上德的人虚怀若谷,在大庭广众之下却看似卑微。广德的人总是表现出好像德行还有不足的谦虚。建德者作了仁德之事之后绝不会四处张扬。真正实质上有德行的人,从不自我表现。真正的大德犹如最大的方形找不到角落。最有价值的器具,总需经过长时间的千锤百练,才能制成。最大的声音是人听不到的声音,最大的形象看起来反而不见其形,大道,隐微而没有名称。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有些事物外表看起来盛世磅礴,内里却可能是空虚的;而有些事物却与之相反,从外表看似乎没有形成多大的气势,但其内在却足够充实完善。生活中也是这样,有时候不露声色,反倒能把事情处理好。 高调做事虽然能让一个人看起来与众不同,但同时也容易招来他人的嫉妒,而这样就很有可能会给将来的工作带来众多的压力和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拥有这种智慧的人,做事时不会刻意为之,但却会在自然无形之中把事情处理得恰到好处。

二十三、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三件法宝:慈爱、节俭、不敢自傲,居天下之先。 对人慈爱所以能产生勇气;生活节俭,所以能广积钱财;不敢做天下的头一个,所以能成为师长。如果舍弃了慈爱,而一味地逞强好勇,舍弃了节俭而片面的广敛钱财;舍弃了甘居人后,而总是想出头,就会走向死地。 慈:展现宽容大度,对人、做事不能太过,应留有一些余地。 俭:简单、朴素、节约的作风。我们要让自己变得简单一些,不仅物质生活还包括精神生活,少一些贪念痴嗔,那么我们就会减少许多痛苦与烦恼,一生都会过得幸福自在。 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只要是能成就一番大事的人,无不是先静观事态变化,在时机成熟之际才勇敢地采取行动。然而那些抢先行动的人常常是非常聪明的人,只是承受不了寂寞,在时机尚未成熟之前便盲目采取行动,以致惨遭失败,甚至丧失生命。此处的不敢为天下先,
不可狭隘地理解为“枪打出头鸟”而是指做事应注意观察分析时势,应有耐性。正所谓:天知道,不争而善胜,不争而自来。

二十四、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普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但水能穿透坚硬的岩石,任何东西都比不过它,恐怕没有什么东西能代替水,所以弱小的能战胜强大的,柔软的能战胜刚强的,天下没有不明白这个道理的,但却没有人能按照这个道理去做。 很多人无法像水那样,看似柔弱而实则刚强。这是由于在优胜劣汰的社会中,人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时时处处抢先、争强,决不可软弱,否则便会被欺凌。受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都喜欢争做强者,喜欢超越和压倒别人,但是争强的结果并不能使争强者变强,真正的强者反倒是那些不争的人,就像水一样,虽居下位、柔弱无比,却有最强大的力量。 人年老时,为什么舌头在,但牙齿却没了?因为舌头是柔软的,因此他能长久存在,牙齿是坚硬的,因此它易于掉落。世间一切事物都是这样。 只要人能怀抱谦逊和不足的柔弱,会得到天道、地道、鬼神及人道四个方面的帮助。既然如此,其愿望怎会不实现呢? 遇到问题时,我们应该以冷静的心态去对待,在某些不能直接解决的问题上不妨退一步,以弯曲躲避外力的打击,以退为进,这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

凯丽(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