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名人——许友文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汕头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播音员。现为《今日视线》节目主持人。
许友文在汕头话的研读方面是成功的。在他的办公桌上、录音室里,都可以看到他随时准备翻阅的潮语字典、词典。经过20多年的点滴积累,他确实掌握了十分丰富的潮语字项、俗语,在语音技巧、语境处理方面颇有心得,被同行称之为汕头话的“活字典”。与播音结缘,梦想成真1985年,汕头广播电视台第一次面向社会公开招收播音员。那一年,许友文22岁,他“过五关斩六将”,幸运地成为广播电视台第一批招考进来的播音员。回忆起当时第一次跨进广播电视台的大门时,他说:“广播电视台对我来说一直是一个充满神秘和神圣的地方,当跨进大门的第一步时,我感到特别自豪,因为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虽然时隔20多年了,但仍可以看出他脸上的喜悦之情。“我是土生土长的汕头人,从小听广播长大,当时家里没有电视,只有一台老式收音机。我每天都听,听的时间长了,慢慢也就掌握了一些汕头话的发音技巧和语境的处理方式。后来,一到有广播的时候我就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大大的,然后模仿里面的人说话。因此,我特别喜欢播音员的工作,梦想有一天我也能迈上播音台当一名播音员。这个梦想终于在21年前就实现了。”
虽然实现了梦想,但要把梦想还真,当好一名播音员、主持人还是要经历一番艰辛。当年报考播音员时,许友文仅仅是汕头市纸箱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他每天穿梭于工厂、家庭之间。繁重的工作、平淡的生活让他几近迷茫。后来机会出现了,广播电视台面向社会招考播音员和主持人,他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此,他开始恶补理论知识,无论吃饭、睡觉,他手里都捧着一本书,只要有时间就看上几眼。当时工作非常劳累,但是他仍然坚持每天学习到深夜。付出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最后他以纯正的嗓音、敏捷的思维脱颖而出,被广播电视台录用了。
被录用后,许友文并没有马上上岗,台里让他回家等通知,一等就是半年。许友文说:“那半年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来的。在没接到通知之前,我还在纸箱厂上班,心里非常焦急,心想,既然已经录取了,为什么还不通知呢?心里的疑惑自己解答不了,只好每天下班后都去打开自家的邮箱,看有没有广播电视台的通知。忆当年,许友文对记者说:“我每天都在痛苦地等待着。食不知味,夜不能寝,一点都不夸张。”还好,半年后,守得云开见月明,通知终于等来了。
无怨无悔的21年 许友文刚进广播电视台的时候被分配到电台播音。“我们经过一个月的学习锻炼后便‘上岗上线’了。当时的条件比现在差远了,大热天录音的时候,走进那十几平方米密不透风的录音间里,热得汗流浃背,还要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播讲热情。录一组半个小时的新闻节目少说也要花近一个小时,当时真庆幸自己没有晕倒。”他坦言自己最怕误播,不但会扣工资,而且在大小会议上都要受到批评,让你感觉自己“声名狼藉”。在电台播音员的岗位上,许友文一呆就是4年。1989年,许友文被调到了电视台文艺部,主持《七彩荧屏》节目。在这期间,他的名字也开始备受汕头人关注。他不仅是主持人,还做编辑、策划,有时候身上装着7、8本稿件,而且每本都要熟记。2000年,他被调到新闻部当播音员,后来又主持如今家喻户晓的《今日视线》。在主持《今日视线》的日子里,由于许友文纯正、具有本土味道的汕头话深深地吸引着汕头老百姓,使这个栏目一跃成为电视台收视率最高的栏目。


工作经历
1982年至1985年在汕头第一纸箱厂工作,
1985至1989年在汕头人民广播电台当播音员,
1989年至1999年在汕头电视台当文艺节目主持人,
1989至今在汕头电视台新闻中心当新闻播音员,现为《今日视线》节目主持人
现从事职业:播音、主持
主持特点:朴实、亲切、自然 ,说话幽默,知识丰富,字正腔圆,声音浑厚,诙谐幽默,让人倍感亲切。

能力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zhengyanjun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2427852.html

郑燕君(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