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智慧(六)

家乡区县: 亳州市涡阳县

二十五、祸兮福之所倚

灾祸伴随着幸福,幸福埋伏着灾祸。 在安全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危难,所有幸福的背后都潜藏着灾祸;然而灾祸并不会永久存在,其后面便跟随着幸福。因此,我们应以平和之心面对灾祸与幸福,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方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生活中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有时有些事情看上去是失败了,但我们不要只是悲伤失意,因为失败很可能会转化为另一种成功。 毛泽东曾经引用这句话: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不但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在一定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结果。 二十六、不居功,功自言

圣人听任万物自然发展而不先为其创造,辅助万物生长而不据为己有,对万物有所施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正是由于圣人不居功骄傲,所以他的功绩永远不会失去。 一个人有个功绩越是不自居有功,越能使人牢记在心,一个人越是以功绩自居,越容易遭到他人的攻击,从而失掉应有的功绩。从某种意义上讲,老子是在教诲人们做人不能太张扬,只有做人低调一点,才不会成为他们攻击的对象。 功劳被别人传播出来是金子,被自己卖弄出来就成了黄土。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老子这一智慧——有了功劳要善于隐藏,不张扬不卖弄。唯有不居功才能给别人留下一个很好的印象,才更能突出自己的功劳、受到重用;相反,如果稍有功劳就自吹自擂,一方面显得自己素质低下,另一方面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成为公众眼中的“烦人”

二十七、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正是因为它始终不自命为大,所以才能成为大。 一个人唯有始终不自命为伟大,才可能真正变成伟大之人。四不: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矝,故长。意思就是,不可我行我素,不可固执己见,不可自我夸耀,不可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一个人唯有做到不自我夸耀,也不诋毁别人,才能获得别人的称赞及拥戴。一个人若从不夸说、炫耀自己的功绩,其内心就不会有功过的概念,也就不会自
傲,什么事情就皆可做到顺其自然,淡泊而恬静。总的来讲,老子就是要人们更加虚心。唯有虚心,人们方可保持清醒,准确地认清自己,不断磨练自己,进而充实和完善自己;唯有虚心,人们方可听取别人提出的意见,将自己的位置放正,避免纷争。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方可作出一番成就。 西方有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一个人如果骄傲,即使身为天使也会沦为魔鬼;如果谦卑,虽是凡人也会成为圣贤。由此可见,谦卑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也是通向成功和伟大的一种途径。骄横自大的人,大多时候不肯屈就于人,不能忍让于人,这往往又是一个人失败的开始。

二十八、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事情达成目的后,要懂得急流勇退,才符合“天道” 若一个人已经成就了功业,他就应当勇于退身,这是一种自然规律。 当我们有了功绩时一定不可矜功自伐,不可在别人面前以自己阅历多或地位高而摆架子,更不可动辄就提自己当初如何如何。假如我们违背这一原则,那么不仅不会彰显出自己的功绩,而且反倒会招致不必要的困扰或危险。 尖锐的东西,很容易受挫,功成身退可以保全自身,有了功不居功,有了名不恃名,任何时候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我们一生都需铭记的智慧。

凯丽(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