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减少私心,降低欲望,抛弃仁义圣智之学,才能免于忧患。 减少自己的私心与欲望,人们的私心越多、欲望越大,在这些上面所耗费的时间与精力也就越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一个限度,如果各种私心太多,欲望太大,便会将我们原先正常的生活只需及心态破坏掉,很多悲剧便是这样发生的。 无欲则刚、无私乃大:那些将个人的利益、权势、名誉、地位看得高过一切的人是无法作出卓越的成就的,也许他们可以暂时利用别人,一旦被别人看穿真面目,所有人皆会远离和反对他们,他们总是患得患失,生活得痛苦不堪;而那些不受名利与生死的束缚、甘愿为大部分人谋求利益的人,他们则能够彻底从自我占有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中解脱出来,能够舍弃个人利益,公平公正地办事,获得人们的信赖,并取得卓越的成就。 人生在世,有成功、有自豪,也有失败和失落,如何面对,不仅反映出一个人的觉悟、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现实考验。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个人的名利、进退、荣辱,都要看淡一些,超脱一些,像古人说的那样“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望天上云卷云舒、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事业成功了,不沾沾自喜,不忘乎所以。个人进步了,不孤芳自赏,洋洋得意。要调整好心态,把握住自己,脚踏实地往前走,始终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和一流的工作标准谋事尽责,多做贡献。
三十三、持而盈之,不如其己
拿着盈满的杯子,不如放下 当一个人拥有的东西无法再多的时候就应该学会停止去索取。假如仍然不满足,放任自己的欲望,不停地追求功名利禄,那么他终会遭到欲望的侵害。 知止而后得,不止而后失:说的就是一种知足知止、该放手时就放手的智慧,我们每个人都有欲望,然而欲望太多,人生就会变得疲惫不堪。每个人都应该学会轻载,因为生命之舟符合太重的话,就会搁浅、就会沉默。
三十四、损有余而补不足
天地运作的道理,是取多余的去补不足的。 如果力量过大,就要压制一些,力量不足就需要增加力量。一言以蔽之,即“保持平衡”,就是减少多余的部分,补充不充足的部分,以维持自然平衡。包括物质上的,将有余部分无私供给天下人,圣人做善事不是为了争功,有功劳也不会自高自大,他们不愿故意展现自己的贤德与才能。 在人生中应该经常取长补短,广泛吸取别人的优点弥补自身缺点,是对待长处、短处的正确方法,也是使人获得进步的必备条件。如果我们以一种谦虚的态度,用一双慧眼去发现生活中身边人的优点,并以这些优点来点亮自己的人生,那么我们的人生一定会更加光彩夺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