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绿湖碧波浩瀚,总面积达1600多平方公里,其中有岛屿380多个,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总蓄水量139.8亿立方米,是杭州西湖的68倍。万绿湖与云南的西双版纳、肇庆的鼎湖山被称为北回归线上“沙漠腰带上的东三奇”。许多文人墨客到万绿湖后留下了如“此乃瑶池水,缘何在河源”、“若问人间多少绿,万绿湖上十万色”的惊叹与赞美佳句。万绿湖集水域壮美、水质纯美、水色秀美、水性恬美于一身,全国罕见,内设有新丰江国家森林公园与河源新港镇省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地球北回归线“沙漠腰带的东三奇”之一,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
自然气候
河源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8年主要气候特点:气温正常,全市年平均气温20.4℃,比常年偏低0.1℃;降水正常,全市年平均降水量1812.4毫米,时空分布不均;年总日照时数正常。
水文
水域壮美
其最大长度占整条河流的84%,达140公里,最宽外12公里,最深外达80余米,平均深度30米,亲临其境,有如置身“山中海洋”。
水质纯美
湖水来自青翠的山林,清澈、纯净、无污染,达到国家一类地表水标准,可直接饮用,并通过东深供水工程间接供往香港,其水质好,如桂花鱼、鲶鱼、鳝鱼都十分鲜嫩,用水做出的豆腐、娘酒,以至泡出来的茶都格外清甜。
水性恬美
一年四季湖水的水温几乎都是恒定,在19—23度之间,处于人体正常体温的黄金分割点,十分适合人们水上游玩,且全年水上活动时间可达6个月以上,此外,湖区基本不受台风影响,湖面少有风浪,总是显得那么恬静、安分。
水色秀美
湖水颜色碧绿,由近到远逐渐转淡:墨绿、深绿、浅绿、淡绿… 远望湖心,仿佛身在“绿色海洋”之中。更奇妙的是湖水还随着太阳照射角度、光线的不同,在一天时间里产生几种不同颜色。
送水观音像
据说很久以前,南湖(现在万绿湖水底下)一带荒芜人烟,是毒蛇野兽出没的地方。后来,从中原迁来一批逃避战乱的客家人,他们建起围龙屋,安居乐业。但不幸遇上了连续三年的干旱,小溪断流,田地龟裂,庄稼颗粒无收。围龙屋的客家人走的走,死的死,最后只剩下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也面临着饿死的威胁,因为山上的野菜已经很难找到了,他们锅里仅有一点的野菜便显得珍贵无比。这时,门口出现了一位讨饭的老太婆,她颤抖地把一只破碗伸向他们。夫妻俩相互对视了一眼,毫不犹豫地将这生死攸关的一点野菜给了老太婆。这时,奇迹出现了!老太婆冉冉升空,变成了脚踏五彩祥云、手持净瓶柳枝的观音,而那对夫妻的锅里则盛满了雪白的米饭。原来,观音菩萨是特地考验这对夫妻,并终于被他们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动,便决定挽救南湖的客家人。于是,观音用柳枝沾了静瓶里的水挥了一挥,南湖便下了三天三夜的透雨,小溪欢快地流淌着汇成了一条江,而南湖成了河源的鱼米之乡。人们感恩观音菩萨,把这条江取名为新丰江,意思是观音菩萨赐给他们新的丰衣足食的生活。当地人还在观音山上修建了观音庙,内设观音坐像,称为“送水观音”。建成水库后,观音庙被水淹没。前些年,一个万绿湖出去深圳做了一番事业的同胞,捐资在观音山上重塑了一座18米高的观音像。
万绿湖客家风情馆
由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题写馆名的“万绿湖客家风情馆”以客家特有的骑楼建筑风格进行设计施工,展厅共分2层,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内设一个“八喜”展示大厅和“名人传略”、“客家诗艺”、“名胜史迹”、“客家建筑”、“民间工艺”、“生产习俗”、“客家洞房”、“客家厨房”、“客家美食”、“河源风光”、“民间珍藏”11个展厅。万绿湖客家风情馆以客家喜庆文化为灵魂,馆内通过不同时期的历史图文和珍贵实物,展出以客家“八喜”为主的珍贵民间藏品,翔实地介绍了客家人五次大迁徙的历史渊源和当地客家人的生产生活、礼仪习俗、文化艺术以及当地特有的风土民情,该馆广东省目前首个比较系统和比较完整展出客家文化的博物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