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朝
至大三年(1310年)七月 循州、惠州发生大水灾,漂没庐舍二百九十区。
明 朝
洪武元年(1368年) 改惠州为府,设平山驿站。
洪武九年(1376年) 归善县在平山和吉隆两地建立平山驿和平政驿。
洪武十八年(1385年) 杨勋等人奉旨来归善县平海筑城,防惩海盗,历时九年。至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平海城池。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 设平海(今惠东县平海镇城区)守御千户所,驻守兵丁442名,隶属惠州卫(一说属碣石卫)。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 归善县开始造册定籍,实行官田、民田定赋税制度,以田赋、丁口银和盐钞并征。时年,全县有常住人口6458户、31900人,征收夏麦28674石,秋粮米20887石,人平年负担税粮(米)1.55石。
建文一年(1399年) 平海古城始建龙船庵(又名狮岩寺),建文四年建成。
成化一年至二十三年(1465~1487年) 平海东岳庙(位于今惠东县平海镇城东侧平海戏院后山)始建于成化年间。近年重修一新。
弘治一年至十八年(1488~1505年) 建平海城榜山寺。曾多次重修。
正德三年(1508年)十月 惠州潮溢,并地震。翌年七月又震。
正德十四年(1519年) 惠州地域发生地震。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十二月 惠州、归善陨霜,雨雪。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 王道招、冯志虎聚3000人占据平政,通判洪章带兵征剿反被擒获,后赎回。
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归善县在今惠东境内山区普遍生产铁矿,地方开炉众多,从原来二座增至二十三座。为筹集军饷,布政司决定,每炉增银5两,并原饷共15两。
隆庆二年(1568年)二月 归善下大雨雹,午晦如夜,雹大如拳。
隆庆三年(1569年)春末夏初 参将王诏率兵船175艘驻今稔平半岛西部巽寮一带海港,征剿倭寇和海盗,擒斩1375人,内有倭酋1人。从倭100余人。
万历七年(1579年) 知县林民止创建归善县淡水盐场大使署,署址设在平海城,管辖县内盐钞(税收)。
万历十年(1582年)五月 归善大水灾,没城雉者五日五夜,惠人谓之壬午水。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 惠州大旱,春正月初不雨,二十日雨,后复旱。秋八月,朔日雨,俗谓之龙口。果至次年二月不雨,十县(当时惠州府治十县)田禾枯死,归善尤甚。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夏 归善县大旱。翌年五月,续遇大旱。
天启三年(1623年) 设平海左营三哨,驻军官兵360人,护卫平海;另调派闽兵600名,驻守平海、鱼后 门、大鹏等地海防。
崇祯二年(1629年) 归善县大旱。
崇祯三年(1630年) 旱灾濒见,疫疬流行,盗贼充斥,归善大饥。
崇祯五年(1632年) 同知黄朝选倡议捐资修平山金斗水桥。
是年 白云(今稔山镇白云管理区)驻兵哗变,左营的精兵响应附从,突袭平山。派兵擒获叛军头目刘禄、赖爵,斩首示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