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星巴克:爱情公寓虚拟旗舰店
星巴克一直以来采用的都不是传统的营销手法,而是采取颇具创意的新媒体形式。此次星巴克联手SNS网站爱情公寓尝试虚拟营销,将星巴克徽标*情公寓里“虚拟指路牌”广告,是星巴克首次尝试SNS营销。 iPart爱情公寓(www.ipart.cn)为两岸三地唯一一个以白领女性跟大学女生为主轴设计的交友社区网站(Female Social Networking),尽全力帮网友打造一个女生喜爱的温馨交友网站。品牌形象中心思想关键词为:清新、幸福、温馨、恋爱、时尚、艺文、流行。 12月12日是星巴克滨江店举办“璀璨星礼盒”活动的特别日子,因此从12月1日开始,星巴克不仅将滨江店封装到巨大的礼盒中,更在爱情公寓网站上做成了颇具创意的“虚拟指路牌”,并且还以倒计时的方式,等着你再好奇地在线上或者去线下看看12月12日星巴克的“open red day”到底是什么,不肯把第一次的神秘一下子都给曝光出来。 礼包展开前,采用神秘礼物与星巴克情缘分享的方式进行。 1.神秘礼包:线上活动结合了线下活动的概念,送给网友神秘礼物,便会出现在网友小屋当中,虚拟的神秘礼包与实体的上海星巴克滨江店同日开张,礼包和实体店面同样以大礼盒的形象出现。 2.星巴克情缘分享:网友上传自己生活当中与星巴克接触照片并写下感言,以口碑与体验的方式来塑造出星巴克式的生活态度是被大家认可、受欢迎的。 礼包展开后出现品牌旗舰店,打造一个品牌大街,与繁华的闹市区不同,STARBUCKS小店另开崭新的公寓大街区域,提供具质感的品牌大街。虚拟的星巴克店家设计中,延续实体店家的温馨舒适感,店家周围环境设计以享受生活的感觉为主,不过度热闹繁华,以高品质的生活感受来凸显品牌的层次感。另外,结合爱情公寓内的产品来提升曝光度与网友参与、互动,让网友更加了解品牌个性与特色所在。 1.见面礼:设计专属礼品,来到虚拟店家就可领取或送好友。 2.活动专区、公布栏:STARBUCKS线上及线下活动报道,大量的曝光让参与程度提升,分享关于STARBUCKS的信息及新闻,引起各种话题讨论和增加网友的互动。 3.咖啡小教室:咖啡达人教室,固定的咖啡文化或相关教室消息,让网友了解更多关于咖啡的文化。
星巴克在爱情公寓的虚拟店面植入性营销被众多业界人士称赞,甚至成为哈佛大学教授口中的案例。星巴克想让他们的消费者了解到他们的态度,因此他们做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从品牌形象到虚拟分店开幕、新产品推出,再到赠送消费者真实的优惠券等等。这一系列营销非常符合星巴克的愿望——不让消费者觉得他们是在做广告。但是,如果星巴克每天发信息告诉你哪里有他们新开的店面,哪里有新出的产品,让你赶快来买他们的产品。短时间可能会起到销售的效果,但是这种不断地强迫行为会让消费者产生强烈的厌烦之感,反而会彻底毁灭星巴克在我们心中良好的形象。
2、凡客诚品:断臂自救
2012年,陈年“大修”凡客,直指凡客赢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陈年曾经这样解释原因,“那个时候很多事情已经说不清楚了,我的同事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招那么多人,一些产品做得莫名其妙,让公司看不清楚未来,我知道是到了必须要变的时候了。”
新浪科技最新的消息:如风达激进裁员,公司将裁员2000人,裁员比例高达50%。此外,如风达原先覆盖的26个城市将裁撤至6个。凡客市场部人士回应称,由于公司需要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目标,因此需要对如风达进行裁员调整以降低成本。“我们主要是权衡了下成本和效益,觉得自建物流的投入产出比不是很好。”
新浪科技评价称,如风达大幅裁员再次反应了电商自建物流之伤。尽管自建物流的服务质量相比第三方物流更有可控性,但其带来的巨额人力成本往往让中小电商不堪重负。
那么,在如风达裁员的背后,陈年大刀阔斧的内部变革是如何展开的,陈年又经历了如何的决策挣扎?虎嗅做了简单梳理,其它电商公司可借鉴。
1、反思。2011年8月前后,当凡客的品类扩张到9万种产品种类(SKU),凡客的2012年业绩目标甚至被媒体解读为100亿时,陈年感觉到公司失控了——“我曾对下属说,希望凡客将来有1万名员工,山呼海啸,1万人就是去看一下也很高兴。”陈年若有所思地说。
去年8月份,陈年带着高管们去大连连续开了几天的内部会议,和高层们完成了凡客成立以来最深刻的反思---直指凡客创业初期的“尖刀”文化(强调个人意志和创新力)。热爱研究党史的陈年,专门带了一本书和高管分享:《从大跃进到大饥荒》。
2、裁员。如果说2012年凡客陷入了资金链紧张的裁员风波之中,其实,去年此时,陈年已经下决心裁员了。陈年曾自称这并不是一个“拍脑子”的决定,“其实我是一个特别保守的人,我要在旁边看好久才会去强化一件事情”。
3、宣战。3月,凡客规划会上,陈年宣布2012年实现盈利的目标。
4、“两刀”切向事业部制。从2011年7月开始,凡客开始尝试事业部制,划分5大事业部,五大事业部与营销中心和生产中心全部独立,几大机构并行。但仅仅4个月后,陈年再次调整,将刚刚分出来的营销中心放进各个事业部里,这样每个事业部自己负责产品的设计、规划、开发、成本核算以及营销推广活动,事业部向凡客的四大生产中心下订单。
陈年为何如此激烈重组架构?在接受GQ采访时,陈年自报家丑,“凡客膨胀了,高层变得心浮气躁,基层变的骄横腐败”,而此时,凡客尚未来盈利,陈年唯有破旧除新,在独立的事业部中孕育健康的凡客。
从那时起,陈年变了,他不再上瘾似地重复“新用户增长、销售额、老用户重复购买率”这三个数据。他开始关注毛利率、公司库存等真实数据的运行。毛利率成为考核事业部最关键的指标,他甚至成立了由十几人组成的数据中心,一个高级副总裁带领。各个事业部的业务决策,都必须依靠数据来指导:销售额和进货额度的关系、产品与新用户增长或老用户二次购买之间的关系。
5、品牌化生存。如果说过去凡客依靠大肆投放占领了品牌制高点,2012年,陈年开始向供应链要利润了。据搜狐科技的报道称,凡客今年在供应链上重要的举措是整合供应商数量,精选优化供应商的资源。从去年秋天开始,凡客已经开始整合供应商,并推进面、辅材料的指定和生产质检分离等项目。今年凡客的供应商将从200家缩减到100多家。据虎嗅之前的报道,凡客甚至开始在孟加拉国制造衬衫,成本低30%左右。
另一方面,周转率成为事业部负责人最重要的考核指标,陈年给鞋类事业部提出的周转要求是90天,这包括了一个产品从进货到达到90%售罄率之间的天数。
3、可口可乐:包装创意营销
年轻人一直是可口可乐在市场定位和推广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可口可乐会不断发现他们所喜欢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例如体育、音乐、旅游、时尚,还有网络生活等等。从2005年起,随着与九城、天联世纪、联想等的合作,网络营销逐渐成为可口可乐整合营销的重头戏。可口可乐在整合营销上一直寻求突破和创新,在网络营销平台上的选择上也青睐于注重创新和互动的优秀媒体。早在新闻发布会之前,可口可乐与腾讯就有了多层次的合作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口可乐发现,腾讯不仅拥有目前网络媒体中最庞大的年轻用户群,其不断完善的360度服务也已经深入到年轻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用户的活跃程度,还是其资源平台例如QQ秀等都是非常独特和具有创新性的。可口可乐的网络营销活动与这些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内容进行嫁接,而不仅仅局限在单纯的广告投放上,正是想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和消费者达成沟通,在传递流行的、快乐的内容同时实现品牌推广的目的。
传统营销掀起红色风暴围绕此次合作,可口可乐不惜重金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在产品包装、户外广告和终端卖场广告等传统营销媒介上频频体现与腾讯的合作关系,力求将双方的品牌影响和活动效果最大化释放。从2006年3月到6月间,可口可乐在“3D秀—金盖促销”、“可口可乐主题包装活动” ,以及“世界杯”促销活动中,投放了近15亿的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包装。在约27个主要城市投放了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户外广告,包括车身、车站广告牌、大型户外广告牌等;在96个主要城市超过550,000家零售终端投放了含有腾讯公司企业标识的促销POP,并在各类型零售店设置了超过84,000个大型堆头陈列。似乎是一夜之间,全国掀起了一股声势强劲的红色风暴。
网络营销又推娱乐大潮在线下活动如火如荼的同时,网络活动也是层出不穷。可口可乐借助腾讯QQ先后发布了魔法表情、可乐主题包、3D QQ秀等活动内容,并受到了年轻网民的热烈追捧。可乐主题包围绕一个主题(时尚元素、品牌、产品等),对QQ皮肤、对话框场景、表情等资源进行整体创意包装,嵌入可口可乐的品牌和产品形象元素,从而呈现给QQ用户新鲜的娱乐体验和视觉感受。可乐主题包以QQ客户端为载体,拥有庞大的受众基数,是网络产品与消费品牌深度结合的典范,推出短短1个月,可口可乐Skin的下载量就达到了430万次。而最引人注目的活动内容是核心合作项目——3D QQ秀。3D QQ秀是腾讯公司推出的最新产品,也是虚拟形象技术的革新创举。它一改过去网络在线沟通时的单调,升级成为独具个性的立体沟通方式。
网络营销实现三方共享可口可乐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完美的诠释了可口可乐一贯坚持的品牌路线,同时,一系列的活动推广也巩固了可口可乐在众多年轻人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可口可乐与腾讯的合作,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双方都进行了紧密的配合。双方的品牌形象及产品服务加以捆绑,相互渗透,相互提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也展现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即均赢关系下的娱乐营销模式。在此模式下,企业与媒体以及消费者三方形成了利益分享的局面。企业推广了品牌,提升了销售;媒体扩大了知名度,增加了浏览量和用户群;消费者获得了双重消费体验以及较高的附加值回报。本次合作,在让可口可乐感受到互联网营销巨大魅力的同时,也成为备受业界和媒体关注的网络营销年度创新成功案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