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古文化

家乡区县: 湖南省桂阳县

                                 十大古文化背景

1、独特的郴字。郴字为秦时所创。“郴”字属生僻字范围,近代中国曾有两次大规模的汉字简化运动,不少地名因为难写、难读而被同音字代替,然“郴”字却一直未改,这当属“郴”字所独有的文化缘故。

2、三江源流发祥地。郴州是赣江、珠江、湘江三江之源,栖聚了生命的悠久和厚重的文化习俗。

3、郴州是三帝灵驾之地。

4、郴州是九仙二佛之地。郴州的福仙文化被载于《水经注》(郦道元)、《有像列全传》、《聊斋志异》、《洞天福地说》、《太平广记》等书。郴州的福仙文化延伸的还有“十八福地”的来由,“柳毅传书”的来由等等。

5、郴州还是农耕文化的盛教之地。见于《衡湘稽古录》、《桂阳州志》中载:“桂阳北有淇江,其阳有禾仓嘉禾,炎帝之世,天降嘉禾,神农拾之,以教耕种,于其地曰禾仓。”这里的民间工艺中木雕、石雕里面处处显示了对农耕文化图腾崇拜,显露出地域吉祥物的特色来。

6、这里是莲荷文化的发祥地。能将唐宋以前的儒、道、佛三派文化综合的古代最高文化乃理学。理学的鼻祖周敦颐在郴为官11年,正是郴州的土壤成为他写意“莲魂”的灵感之所。他在郴州修学校在鱼沣山讲学,成为影响郴州人性格的重要文化源头。

7、这里是湖湘文化的开启源流之所在。如果说湖湘文化最早期的源流可以溯之为“濂学”的话,那么在郴州为官的周敦颐正是“开启鼻祖”;如果说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是曾国藩的话,那么郴州的欧阳厚均当之无愧又是湖湘文化的“开启大师”,因为曾国藩、李元度、左宗棠等皆出其门。

8、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贬官福留”之地。贬官是从唐朝的“牛李党争”开始的。查国史发现,贞元至会昌六十年间,官居丞相被贬为郴州刺使、长使、别驾或司马的就有李吉甫、杨於陵、韩泰、程异、穆赞、窦参、郑馀庆、柳王景、李珏、李宗闵、朱朴等11位。“贬官福留”之地使历史上被贬的官员转运了,得福了;同时,这个过程中也为郴州的文化交流,为郴州文化洞开一处丰厚的“福宴”。唐、宋、元、明、清著名的“大家”,十之有九在郴州留过墨宝或诗文。

9、这里是中州清淑之地。这是韩愈对郴州的深度认识。他的《送廖道士序》中写道:“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中州清淑之气于是焉穷……”

10、这里是多边文化集散地。郴州的方言种种,独成一家,既不同于川腔,又不属于湘系。

蓝之梦冰(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