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民俗

家乡区县: 济宁市梁山县

梁山是水浒文化的发祥地,社会发展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期,先人就在这里稼穑渔猎,烧陶制器,繁衍生息。后随历史变迁,朝代更迭,沧海桑田,运河文化与黄河文化在此处交汇,同时又受孔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并逐步形成了以传统水浒文化主体的多元化的文化格局。梁山县民俗活动和生活习俗丰富多彩,独具特色。

瞎腔是乡村的瞎子艺人演唱艺术的泛称,他们演唱的形式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坠子书、杨琴、莲花落等,但乡村的观众却懒得分那么清,见是瞎子演唱,便统称为瞎腔。瞎腔以说唱传统的“说唐”、“三国”、“水浒”、“大八义”、“小八义”为主,也时常来几出“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新戏。文革期间,他们也紧跟形势,开场便说:说书不说书,上场背语录,然后便背一至二段最短的毛主席语录,虽然短,仍错误百出,于是,便会招致一些斗争性很强的人们的严厉批评,艺人们便一脸恐慌,一晚上的戏也常唱的嗑嗑叭叭的不顺溜。
艺人们的开场白:草稞子拧绳不如苘,黄河里吃水不如井,养儿不如亲生子,三伏天不如腊月冷。

卖糖串
乡村中卖糖串的多用一根长木杆,一头捆一个麦秸把子,糖串便插在这麦秸把子上。那时自行车少,乡里人便扛在肩上,走村串寨的叫卖。糖串晶莹闪光,在乡村冬季的一片枯黄中,它可是一道耀眼的色彩。
儿歌曰:糖葫芦,一串串,馋得小子团团转,给娘要上一毛钱,买把糖串解解馋,给爹要上两毛钱,两根糖串拿着玩,玩来玩去进了肚,夜里牙痛坐不住。

顶顶顶顶(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