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民心的福利

家乡区县: 西安市蓝田县

近几年,以人民银行“助农取款”工作推动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已经进入到深化与可持续发展阶段,相关服务的类型和内容越来越丰富。从最初的广泛覆盖,到如今的深化服务,各家涉农金融机构秉承贴身服务“三农”的理念,不断创新,使得更多的金融服务走近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农行陕西省分行在上述工作上颇有建树,值得借鉴。

“有了助农取款服务点,养老金支取真方便!”西安市蓝田县葛牌镇米汤河村65岁的村民雷志文这样告诉记者。

过去,老雷每月都在农行蓝田县支行设在本村绿之圣超市惠农服务点领取养老金,现在不用了。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蓝田县蓝桥乡野竹坪村。以前,村里人领养老金必须出村进县城,由于山路崎岖,出行极不方便,往返路上要花好几个小时,路费也要十几元,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如今,当地农行将“微型银行”开在了野竹坪村,老人们只要拿着农行惠农卡,就能在村里的“金穗惠农通”服务点领取养老金。

蓝田县地处陕西秦岭北麓,地形复杂多样,山、塬、岭占蓝田县土地面积超过80%,全县辖22个乡镇,516个行政村,常住人口近64万人,最远的乡镇距县城60公里以上。长期以来,县域金融服务覆盖面过低是一直制约蓝田县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屏障。

近年来,当地农业银行机构切实履行服务“三农”社会责任,将提升蓝田县基础金融服务作为重点,以“新农保”代理业务为基础,以电子机具为抓手,以“金穗惠农通”服务点为渠道,在蓝田县金融机构中率先开展助农取款服务,不断提高金融服务覆盖率。

在代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业务的基础上,当地农行把建设惠农服务站、拓宽农村支付渠道作为工作重点,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积极与县人事局、财政局、企业社保、事业社保、卫生局、民政局等部门沟通,最终成功取得了全县高龄补贴、城乡低保、医疗救助等13项涉农项目代理权。截至2014年9月末,农行在蓝田县设立惠农服务站368个,安装电子机具378台,乡镇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3%,共发放惠农卡7.8万张,使蓝田县24万农民享受农行优质的服务,有效解决了全县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金融服务空白问题。

焦岱镇是蓝田县一个较为偏远的大镇,全镇农业人口近万人,镇上的集贸市场是全县三大集贸市场之一。在农行建设惠农服务点过程中,一开始有许多商户怕麻烦不愿接受,农行人就不厌其烦,逐家上门做宣传解释工作,一次、两次、三次……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农行员工锲而不舍的努力下,商户们一个一个被感动,相继开始代理银行业务。

赢得商户的支持后,村卫生室、农资商店、村百货铺、村干部等群体都先后成为农行惠农金融服务“代理人”。目前,焦岱镇焦岱街道成了全省第一个惠农金融服务示范点,每月支取量达1500笔,支付现金约36万元,惠及周边22个村2.3万人。

为推广适用广大农民的存款“定活通”业务,农行蓝田支行制定了一整套实施方案,对全县15个示范服务站进行培训,使该业务得以迅速开展。玉山镇腰村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国家发的养老金,还有各种补贴,暂时不用的钱都能存成定期,既实惠又方便,农行真是为我们着想。”

针对群众缴纳电费难的问题,今年8月,农行陕西省分行在蓝田县开展了利用银行网络机具代收电费试点工作。时值酷暑,炎热难耐,农行人从早到晚汗流浃背,奔波在山区服务点,不仅宣讲银行代收电费的便利,还培训服务点人员,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终于很快完成了全县300多个服务站的电费代收测试工作,在西安地区率先实现网点和惠农金融服务站全面代收。到今年9月末,农行蓝田支行代收电费达到10820笔,金额43.7万元。

据了解,从最初的“新农保”代理,发展到现在的电费收缴、老龄补贴,城乡低保、医疗救助补贴等20多项代理业务,农行蓝田支行解决了全县农村15万农民领取养老金、补助金的困难。

今年9月,在蓝田县财政局组织的财政资金汇集账户代理资格公开招标中,农行蓝田县支行取得了参标第一名的好成绩。目前,农行蓝田支行惠农服务示范站增加29个,标准站增加168个,互助站增加到106个。

Nicol(2014-11-1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