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高中创办于1908年,始名为思恩府官立中学堂。它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这里产生了武鸣县第一个党支部,有7位校友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一百年来,武高十三次更名,十次易址,历三十七任校首。它跨越两个世纪、经历三个历史时期的办学历程,深深打下了时代的烙印,见证着武鸣高中一百年的风雨历程和一代代武高人的光辉足迹。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培养出了自治区主席陆兵,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陶爱英,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工作的刘启业等一大批政治家、科学家和教育家。
文化积淀
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丰富人文知识,开展人文体验,实施人文关怀,促进和谐发展。
办学目标:办社会满意的学校,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
办学理念:健康和谐,持续发展,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
办学宗旨: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校训:走光明之路
教风:严、实、细、活
学风:刻苦、求实、自律、进取
校风:勤奋、严谨、文明、创新
武高精神:厚德求知,追寻光明
武高提出“文化立校,特色强校”的思想,以教师为指导,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形成了“科研兴校、人文见长、自主管理”的办学特色。
环境设施
武高坐落于著名风景区灵水湖畔,环境优美,地灵人杰。校园占地面积170亩,教育教学及生活硬件设施齐全,软件设备一流,装备达到国家I类标准。学校有藏书近23万册,有近600台电脑,教室全部连接互联网。学校成了学园,发展特长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全程开放各种场馆,学校成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学园,发展个性特长的乐园,陶冶道德情操的花园。
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教职工219人。武高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勤恳负责,潜心治学,教研并重,是一支德高业精的队伍。其中,高级教师56人,硕士学历35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每年都有近两百篇获省级以上奖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
办学成就
学校每年高考上重点线都在200人以上,本科上线率80%以上,民族班上线率达100%,高考成绩都名列自治区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南宁市“高考工作一等奖”。
先后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越南、江苏、安徽、湖北、贵州等近300个国内外教育考察团到校访问。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广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优秀学校,广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西军警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南宁市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被确定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广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高中、广西中学校长培训基地。
多年优异的办学成绩使武高成为清华、北大在广西的传统生源学校(多所名牌大学的生源基地)和广西高中招生热点学校。
武高著名校友
他们从武高走出去,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陆兵: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陶爱英: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原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罗炳正:原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梁庭望: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历任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助教、学生部助教、教改组工作人员、汉语系负责人、政治系副主任、民族语言三系总支书记、教务处长、副校长,教授。
陆俊:著名画家,其画作被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等收藏。
刘启业:解放军总参谋部,参与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